[发明专利]通用正畸弓丝的制作方法及正畸弓丝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6003.1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卫彦;吕汶諠;张云帆;余婷婷;彭丽颖;孙倩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C7/20 | 分类号: | A61C7/20;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正畸弓丝 制作方法 | ||
1.一种通用正畸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中国人标准牙弓形态的牙中线为Y轴,以中国人标准牙弓形态的中切牙近中面与所述牙中线的交点为原点,建立X轴,形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在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三、四象限内,以所述原点为顶点,以所述Y轴为角平分线,根据中国人牙弓夹角的平均数据做三个夹角,包括:第一夹角为双侧尖牙之间的夹角、第二夹角为双侧第一前磨牙之间的夹角、第三夹角为双侧第一恒磨牙之间的夹角;
3)在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三、四象限内,根据中国人牙弓长度的平均数据做三条直线,包括:L1为y=-(牙弓前段长度)、L2为y=-(牙弓前中段长度)、L3为y=-(牙弓全长);
4)获取所述三个夹角与所述三条直线的六个交点,包括: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夹角的两条边形成的两个第一交点、所述第二直线与所述第二夹角的两条边形成的两个第二交点、所述第三直线与所述第三夹角的两条边形成的两个第三交点;
5)在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r为半径,以(0,-r)为圆心画一个圆形,其中r表示中国人标准牙弓形态的双侧第一前磨牙颊面突点连线的平均长度的一半;
6)用经过所述圆形圆周及所述原点的平滑曲线连接所述六个交点;
7)在所述平滑曲线的两端,分别沿所述平滑曲线两端的切线方向做延长线,以形成通用正畸弓丝模型;
8)根据所述通用正畸弓丝模型制作所述正畸弓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正畸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2.1)以所述原点为顶点,连接中国人标准牙弓形态的两侧尖牙形成所述第一夹角;
2.2)以所述原点为顶点,连接中国人标准牙弓形态的两侧第一前磨牙形成所述第二夹角;
2.3)以所述原点为顶点,连接中国人标准牙弓形态的两侧第一恒磨牙形成所述第三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用正畸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126°,所述第二夹角为97°,第三夹角为7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正畸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1为y=-10.1mm、所述L2为y=-23.6mm、所述L3为y=-36.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正畸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根据病人牙弓形状数据调整所述两个第二交点及所述两个第三交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正畸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病人的牙弓形状比标准牙弓形态宽,则:
将所述两个第二交点向远离y轴的方向移动0.4mm-0.6mm;
将所述两个第三交点向远离y轴的方向移动0.9mm-1.1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正畸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病人的牙弓形状比标准牙弓形态窄,则:
将所述两个第二交点向靠近y轴的方向移动0.4mm-0.6mm;
将所述两个第三交点向靠近y轴的方向移动0.9mm-1.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正畸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包括:所述平滑曲线依次连接所述Y轴一侧的第三交点、第二交点、第一交点,并沿所述圆形的圆周经所述原点依次连接所述Y轴另一侧的第一交点、第二交点、第三交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正畸弓丝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r为24mm-26mm;所述步骤8)中的延长线长度为19mm-21mm。
10.一种通用正畸弓丝,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正畸弓丝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所述通用正畸弓丝包括:
上颌正畸弓丝和下颌正畸弓丝;
所述上颌正畸弓丝包括第一弧形段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段两端的第一延长线段,所述第一弧形段用于连接上颌切牙及所述上颌切牙两侧的上颌尖牙、上颌前磨牙、上颌第一恒磨牙;
所述下颌正畸弓丝均包括第二弧形段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段两端的第二延长线段,所述第二弧形段用于连接下颌切牙及所述下颌切牙两侧的下颌尖牙、下颌前磨牙、下颌第一恒磨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0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包式定子组件及电机
- 下一篇:一种磷氮复合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