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渗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5935.4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斌;尚宏志;王飞;李国;陈文将;李宜然;汪旭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陈爱华 |
地址: | 10000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渗 岩心 真空 加压 饱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低渗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抽真空装置残留气体多、岩心饱和效果差的问题。它包括旋片真空泵(1)、分子真空泵(2)、离子真空泵(3)、干燥器(4)、二级阀门(5)、真空计(6)、缓冲罐(7)、储液罐(8)、加压泵(9)、饱和室(10)、外接阀门(11)、五级阀门(12)、四级阀门(13)、过滤器(14)、六级阀门(15)、三级阀门(16)、一级阀门(17)、泄压阀门(18),本发明具有三级抽真空泵系统,可满足高渗、低渗、超低渗等不同岩心的抽真空饱和需求等优点。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低渗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的低渗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只具有旋片真空泵和加压泵两个装置,抽真空饱和岩心模型中残留气体多,真空度低。旋片真空泵的极限真空度为10-1Pa,抽真空过程岩心模型中最高真空度在1Pa左右,抽真空结束后孔喉结构中仍残留大量气体。岩心饱和过程中饱和流体首先进入岩心模型的大孔道,使残余气体在小孔喉结构中进一步聚集,低渗、超低渗岩心中小孔喉结构较多,致使岩心饱和效果不理想,导致无法准确评价各种驱替化学药剂和驱替方案。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可提高超低渗透率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效果,同时可满足高渗、低渗、超低渗等不同规模岩心的抽真空饱和需求的一种超低渗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渗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它包括旋片真空泵、分子真空泵、离子真空泵、干燥器、二级阀门、真空计、缓冲罐、储液罐、加压泵、饱和室、外接阀门、五级阀门、四级阀门、过滤器、六级阀门、三级阀门、一级阀门、泄压阀门;其中旋片真空泵、分子真空泵、离子真空泵依次连接组成三级抽真空泵系统,三级抽真空泵系统依次连接一级阀门、干燥器、缓冲罐,干燥器和缓冲罐内部左侧输入端管线的端口位于干燥器和缓冲罐的底部,干燥器和缓冲罐内部右侧输出端管线的端口位于干燥器和缓冲罐的顶部,三级抽真空泵系统外部连接真空计,干燥器外部连接二级阀门;饱和室上部依次连接三级阀门、缓冲罐,饱和室下部依次连接四级阀门、储液罐,饱和室外部连接泄压阀门,缓冲罐和三级阀门之间有外接阀门;加压泵上部一侧依次连接五级阀门、饱和室,加压泵上部另一侧依次连接六级阀门、外接阀门,加压泵下部依次连接过滤器、储液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具备旋片真空泵、分子真空泵、离子真空泵三级抽真空泵系统,同时有加压泵,可极大提高超低渗透率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效果,可满足高渗、低渗、超低渗等不同岩心的抽真空饱和需求。
2)、本发明的缓冲罐和三级阀门、饱和室之间有外接阀门,可满足不同规模岩心的抽真空饱和需求。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片真空泵,2分子真空泵,3离子真空泵,4干燥器,5二级阀门,6真空计,7缓冲罐,8储液罐,9加压泵,10饱和室,11外接阀门,12五级阀门,13四级阀门,14过滤器,15六级阀门,16三级阀门,17一级阀门,18泄压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