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性能优良的耐磨钢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5524.5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何亚元;徐进桥;袁金;王跃;张鹏武;张扬;李利巍;胡唐国;刘斌;骆海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C21D8/02;C21D1/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性能 优良 耐磨 生产 方法 | ||
一种焊接性优良的耐磨钢,其组分及wt%为:C:0.10~0.16%,Si:0.1~0.35%,Mn:1.0~1.5%,P≤0.012%,S≤0.005%,Als:0.02~0.06%,Nb:0.015~0.035%,Ti:0.020~0.035%,N≤0.007%;生产方法:经脱硫铁水,冶炼,LF炉精炼,真空处理并浇铸成坯;对铸坯加热;粗轧;精轧;快冷+空冷+层流冷却;卷取;直接经横切线横切交货。本发明在保证钢板抗拉强度≥1280MPa,延伸率≥12%的前提下,钢板表面布氏硬度在368~425,‑20℃KV2冲击功在58~65J,无需添加Cr及Mo元素,且不需回火,敏感裂纹系数Pcm在0.20~0.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钢及冷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焊接性能优良的耐磨钢及生产方法,其特别适用于机械工程用钢厚度在2~15mm的耐磨钢板及生产。
背景技术
耐磨钢是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煤炭采运、工程机械、建材、电力机械、铁路运输等领域,国外耐磨钢如瑞典奥克隆德的HARDOX系列、德国蒂森克虏伯的XAR系列、日本JFE的EVERHARD系列,在研发与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厚度规格可覆盖3~100mm的HB300~600各级别产品。
近年来我国在耐磨钢的研发生产方面进展明显,有企业能够稳定批量供应HB450硬度级别以下的耐磨钢板,质量可靠,受到市场认可,但其生产工艺为传统的离线调质工艺,即需要对钢板进行离线进行热处理,存在合金成本较高和流程较长等问题,相对能耗也较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048417B的文献,公开了《一种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板及其超快冷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C:0.18~0.24%,Si:0.30~0.80%,Mn:1.40~1.60%,P≤0.015%,S≤0.005%,Cr:0.60~0.85%,Mo:0.20~0.60%,Ni:0.30~0.50%,V:0.035~0.060%,Nb:0.025~0.040%,B:0.0020~0.0030%,Al:0.020~0.050%,O≤0.0015%,所述超快冷生产方法包括炼钢工序、轧制工序、热处理工序。该文献虽为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板,且强韧性匹配良好。但由于为了保证钢板强韧性和厚度方向的截面均匀性,降低厚度方向内应力,大量添加了提高淬透性的合金元素,导致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合金含量高,焊接性不好,影响用户使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002645B的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为0.12%-0.22%,Si为0.25%-0.50%,Mn为1.10%-1.80%,Als为0.025%-0.055%,Cr为0.30%-1.00%,Ni为0.20%-0.60%,Mo为0.10%-0.50%,Ti为0.010%-0.050%,B为0.0010%-0.0050%,P≤0.020%,S≤0.015%,其余含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物。该耐磨钢轧制工艺简单,淬火工艺在线进行,生产节奏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况条件极其恶劣的机械设备中,但也存在合金成本高、焊接性较差,且需后续离线回火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保证钢板抗拉强度≥1280MPa,延伸率≥12%的前提下,钢板表面布氏硬度在368~425,-20℃KV2冲击功在58~65J,无需添加Cr及Mo元素,且不需回火,敏感裂纹系数Pcm在0.20~0.25%的焊接性优良的耐磨钢及生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焊接性优良的耐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10~0.16%,Si:0.1~0.35%,Mn:1.0~1.5 %,P≤0.012%,S≤0.005%,Als:0.02~0.06%,Nb:0.015~0.035%,Ti:0.020~0.035%,N≤0.007%,其余为Fe及杂质,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
优选地:Si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0.10~0.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5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