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95354.0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7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杜磊;俞春俊;马庆;孙巍;严慈磊;张建国;陈子进;高建明;王正成;王运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5B23/02;G06F30/15;G06F30/20;H04B7/185;H04W4/4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陈丽丽 |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元 功能 应用 测试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车路协同系统中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控制设备的测试控制指令调用测试用例数据,其中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包括辅助测试车辆运动轨迹参数、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和车联网功能应用信息;
将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发送至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
接收所述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得到的反馈信息;
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结果;
将所述分析结果发送至控制设备;
其中,所述将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发送至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包括:
将所述辅助测试车辆运动轨迹参数通过导航卫星信号模拟器生成实时导航卫星信号并将所述实时导航卫星信号通过V2X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
将所述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输入车辆动力学模型,得到辅助测试车辆运动状态;
将所述辅助测试车辆运动状态形成BSM信息,并将所述BSM信息和所述车联网功能应用信息通过V2X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被测量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路协同系统中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测试车辆运动轨迹参数包括车辆中心点运动10Hz轨迹采样点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路协同系统中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包括车辆的宽度、长度、转动惯量、质量、传动系数和发送机模型参数。
4.一种车路协同系统中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装置,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路协同系统中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用模块,用于根据控制设备的测试控制指令调用测试用例数据,其中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包括辅助测试车辆运动轨迹参数、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和车联网功能应用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发送至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得到的反馈信息;
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结果;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分析结果发送至控制设备。
5.一种车路协同系统中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车载子系统和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车载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车载子系统与所述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通信连接,所述车载子系统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路协同系统中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装置,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向所述车载子系统发送测试控制指令;
所述车载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控制指令调用测试用例数据,将测试用例数据发送至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进行测试,并能够对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分析结果;
所述被测路侧功能应用平台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实现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并得到反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路协同系统中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子系统还包括:测试用例数据库和通信模块,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库和所述通信模块均与所述车路协同系统中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测试用例数据库用于存储测试用例数据,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车载子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设备和所述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的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路协同系统中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包括:WIFI收发模块、导航接收模块、导航卫星信号模拟器和V2X通信模块,所述WIFI收发模块用于实现所述车载子系统与所述控制设备的通信连接,所述导航接收模块、导航卫星信号模拟器和V2X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车载子系统与所述被测路侧单元功能应用平台的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路协同系统中路侧单元功能应用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手持控制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3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膜机
- 下一篇:基于三维建模确定油箱形状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