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通信的网络硬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5280.0 | 申请日: | 2020-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3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刘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44 | 分类号: | H04W4/44;H04W4/4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凤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通信 网络 硬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通信的网络硬件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包含管控中枢、管控节点和车辆终端三级,管控中枢与下一级的所有管控节点进行连接通信,管控节点与下一级的所有车辆终端进行连接通信。本发明通过管控节点分摊运算量,降低管控中枢算力的要求。必要时可设置多节点协同运算,实现“云服务器”的效果,具有高度的可拓展性、灵活性,在最小管控网络的基础上可依照管辖范围增加数据汇总的层级,采用分布式基站的技术布设,经济且覆盖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与车辆、车辆与管控中枢通信的网络硬件系统。
背景技术
车联网是指车辆间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提供各种服务。当下车辆组网主要采用射频技术、传感网络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车辆进行数据的采集与通信。
当前主流的网络架构多用3G、4G网络,车辆直接和已有的基站相连,然后通过云端实现各项服务。但是,车辆直接接入互联网后,由于缺乏足够的安全措施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同时因为接入的数据量极大,难以对每一辆车的位置和运动信息进行实时追踪与分析。若采用覆盖范围极广的宏基站,容易造成大量的盲区和重复覆盖区;而采用微基站的方式成本较高且需要频繁切换基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通信的网络硬件系统。车辆通过管控中枢与互联网连接,提供统一的安全服务,按照街区划分服务范围,每个服务节点可以辅助运算,降低系统对管控中枢算力的要求。同时射频模块和处理模块分离,射频模块布设于道路两侧和道路中不妨碍车辆通行的位置,完全覆盖服务街区。兼备扩展性和灵活性。本发明兼容当前的传感网络,可根据信息融合的结果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车辆的智能管控、快速判罚、远程指挥等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车辆通信的网络硬件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包含管控中枢、管控节点和车辆终端三级,管控中枢与下一级的所有管控节点进行连接通信,管控节点与下一级的所有车辆终端进行连接通信。
每个车辆终端包含显示模块、车辆无线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和车辆信息处理模块,车辆终端中显示模块、车辆无线通信模块和传感器模块分别连接至车辆信息处理模块,其中传感器模块包含但不限于车载雷达、车载摄像头和微波测距设备,车辆终端通过车辆无线通信模块和上一级的管控节点进行通信;
所述的管控节点包含管控节点信息处理模块、管控节点无线通信模块、射频模块、交换机、网关和中继器,管控节点中,管控节点无线通信模块、射频模块、交换机、网关和中继器分别连接至管控节点信息处理模块,其中中继器包含射频子模块和信息中继子模块,射频子模块用于接收车辆无线信息,信息中继子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至管控节点,当管控节点的信号覆盖范围小于需要管辖的街区时,采用信息中继子模块进行辅助通信,若管控节点的信号覆盖范围足够覆盖时,不再采用信息中继子模块。
所述管控中枢包含显示模块、计算模块、有线通信模块、管控中枢无线通信模块、交换机、网关和主控模块,管控中枢中显示模块、计算模块、有线通信模块、管控中枢无线通信模块、交换机和网关分别连接至主控模块。
优选地,车辆终端的显示模块采用OLED或LED显示屏,更优选地,采用车载抬头显示器(HUD)。
优选地,车辆无线通信模块、管控节点无线通信模块和管控中枢无线通信模块采用Zigbee技术或NBIOT技术,更优选地,采用3G/4G通信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管控节点分摊运算量,降低管控中枢算力的要求。必要时可设置多节点协同运算,实现“云服务器”的效果。
2、具有高度的可拓展性、灵活性,在最小管控网络(车辆-节点-中心)的基础上可依照管辖范围增加数据汇总的层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