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互感器二次核相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4731.9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7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孙维杰;孙涛;徐杰;孙荣光;任增田;林向东;孔德怀;刘明义;宋昆;王庆;林中鹏;李成睿;张丛;孟平;张祥坤;李爱国;宋月红;张倬宾;刘松;于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4;G01R2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黄利萍 |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互感器 二次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互感器二次核相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处理器和电源模块,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电能表连接的鳄鱼夹和与组合式互感器的航空插头连接的接线针,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显示屏、所述鳄鱼夹和所述接线针均与所述控制处理器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器利用BASIC语言算法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显示屏为OLED显示屏,所述鳄鱼夹包括设置有标号的多个不同颜色的鳄鱼夹,所述接线针包括设置有标号接线针。本发明的组合式互感器二次核相装置核相过程简单,且安全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表接电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互感器二次核相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高压装表工作时,在手车将组合互感器脱出后,需要作业人员核对组合互感器航空插座与接线盒下方进线的对应关系,确保互感器二次侧接线无误。传统的核相方式是:根据现场设备的接线图标注,采用万用表依次核对航空插座与接线盒下方进线的通路、断路、短路情况。此项工作至少需要两人完成,共需要核对14*7路、共98组线路的对应关系最后进行误差测量、稳定性试验、运行变差试验、磁饱和裕度试验。
二次核相工作要求准确核对每一相电压、电流接线的准确性。传统方法核相,工时约占用装表总时长的25%左右,效率较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互感器航空插头插针排列密集,万用表指针容易误碰多根插针。另外,配电室条件较为简陋,现场大多不具备照明条件,这不仅给人工核相增加了难度,还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既安全又高效的二次核相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安全又高效的组合式互感器二次核相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互感器二次核相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处理器和电源模块,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电能表连接的鳄鱼夹和与组合式互感器的航空插头连接的接线针,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显示屏、所述鳄鱼夹和所述接线针均与所述控制处理器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器利用BASIC语言算法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显示屏为OLED显示屏,所述鳄鱼夹包括设置有标号的多个不同颜色的鳄鱼夹,所述接线针包括设置有标号接线针。
可选地,所述壳体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制成。
可选地,所述壳体为长方形。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5cm、10cm和15cm。
可选地,所述控制处理器为STM32F103单片机。
可选地,所述电源模块为锂电池。
可选地,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显示屏、所述鳄鱼夹和所述接线针均通过软线与所述控制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控制处理器连接的过流保护装置。
可选地,所述过流保护装置为熔断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互感器二次核相装置,通过利用BASIC语言算法处理数据的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能够提高处理速度和降低误码率。此外,采用具有不同标号和颜色的鳄鱼夹与电能表连接,使得装置成本低廉且装拆方便、防止误装。同时采用OLED显示屏进行测试结果的显示,能够同时准确显示多个测试数据,并且使用寿命长。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操作简单、准确度可靠,能够有效杜绝线路缺检、漏检情况,确保送电后设备计量正确、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互感器二次核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互感器二次核相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4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