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显影高分子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94586.4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鉴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兴联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0;B32B27/40;B32B7/023;B32B27/08;B32B27/06;B32B15/082;B32B27/12;B32B27/20;B32B3/08;B32B37/06;B32B27/32;B32B33/00;B32B37/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张静 |
| 地址: | 51054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影 高分子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3D显影高分子薄膜,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第三发光层和基材层,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第三发光层和基材层从上往下依次安装,第三发光层安装在基材层上表面,第二发光层安装在第三发光层一侧表面,第一发光层一侧与第二发光层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3D显影高分子薄膜的制备方法;热处理过程中聚氨酯融在聚丙烯腈表面,聚丙烯腈表面形成致密结构,光照射在复合膜表面后反射作用减弱,光损失率降低,所以该复合膜具有优异的透明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聚丙烯腈制备透明纤维膜,但是制备过程中由于自身限制,透明膜的透光性能较低,无法满足高清晰3D显影的要求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薄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显影高分子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投影屏幕是使观众隔着屏幕能看到屏幕后面的景物,又能看清屏幕上投影图像的特殊投影屏幕,具有隔空悬物魔幻成像的3D神奇效果。现有的透明投影屏幕技术主要是全息投影膜,这种膜是在塑料基材上用精密加工技术压印出微观的“坑坑点点”,使入射投影光在其表面的透射、反射和散射有个合理分布,要求其透明性好,则其成像性就差,反之要求其成像性好,则其透明性自然就差,譬如说入射投影光有50%的光透射,则可能有30%的光前散射,20%的光背散射,成像效果正投和背投都差不多。
中国发明专利CN108628080A一种全息投影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全息投影膜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导电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中分散有光扩散粒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第一导电层上涂布聚合物分散液晶,贴合第二导电层后,聚合物分散液晶固化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全息投影膜通过在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中添加光扩散粒子,使得所述全息投影膜在通电透明状态下的雾度可调,使得所述全息投影膜在通电和不通电的状态下均可投影显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3D显影高分子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通过膨润土和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扩散粒子时,由于膨润土自身层间距较小,导致复合后结构不稳定,而且不具有阻燃性能,不能对显影膜进行保护。
(2)现有技术中通过聚丙烯腈制备透明纤维膜,但是制备过程中由于自身限制,透明膜的透光性能较低,无法满足高清晰3D显影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3D显影高分子薄膜,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第三发光层和基材层,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第三发光层和基材层从上往下依次安装,第三发光层安装在基材层上表面,第二发光层安装在第三发光层一侧表面,第一发光层一侧与第二发光层连接;
所述基材层为复合透明纤维膜,该复合透明纤维膜由如下方法制成:
第一步、将聚丙烯腈加入10%碳酸钠溶液中,35-45℃水浴加热并磁力搅拌20-30min,之后加入连二亚硫酸钠,升温至55-65℃,继续搅拌30min,取出、研磨,过滤,制得聚丙烯腈粉末,控制聚丙烯腈、10%碳酸钠溶液和连二亚硫酸钠的重量比为1∶35-40∶0.5;
第二步、分别将聚丙烯腈粉末和聚氨酯粉末加入浓度为10%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浓度为15%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35-45℃下超声10-12h,制得聚丙烯腈纺丝液和聚氨酯纺丝液,之后将聚丙烯腈纺丝液和聚氨酯纺丝液按照2∶1的重量比混合,静电纺丝,制得复合纤维膜,之后进行热处理,制得所述复合透明纤维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兴联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兴联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45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