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质目标叠前偏移成像的地震采集参数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3869.7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5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吕公河;李宗杰;曹国滨;赵国勇;刘斌;倪良健;宋智强;徐雷良;张旭;崔汝国;徐钰;任宏沁;朱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质 目标 偏移 成像 地震 采集 参数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质目标叠前偏移成像的地震采集参数分析方法,包括:根据观测系统和目标区地质特征,重新定义大网格,并根据大网格形成新的数据体;利用全体数据体资料进行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形成最终叠前时间偏移速度体;利用新的数据体,根据不同野外采集参数,把数据划分为不同数据体;利用最终叠前时间偏移速度体,对全部数据体和不同采集参数数据体分别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分别对全部数据体和不同采集参数数据体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结果进行信噪比分析、分辨率分析和断裂体系分析;确定能够满足地质目标要求的地震采集方案。该方法可有效分析不同采集参数所得地震资料对地质目标的刻画程度,有效确定最佳采集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野外采集参数论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地质目标叠前偏移成像的地震采集参数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地质目标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质量的地震采集参数分析的原理是利用不同采集参数得到的地震记录,采用统一预处理流程,分别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然后分析不同结果对地质目标的刻画程度,从而确定最佳的野外采集参数的一种方法。地震勘探越来越转向探测深层地质目标,同样地表条件下,利用不同野外采集参数得到的地震资料对地质目标的刻画程度不同,需要对这些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采集参数。以往进行采集参数设计时,主要分析不同采集参数得到的单炮记录,包括信噪比、分辨率等,个别条件下能够做到叠加阶段,然后对叠加资料进行分析,以上的分析侧重于不同采集资料的信号,从信号的强弱、频率的宽窄方面分析,没有更进一步分析隐藏在信号背后的地质含义,特别是对于像深层地震资料,由于信号弱、噪音强,仅仅从信号角度分析,不能够全面、准确地确定最佳的野外采集参数。缺乏从地质目标方面的分析工作。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采集参数分析方法,既能够对信号的信噪比、分辨率分析又能够分析地下目标区反射特征。
在申请号:CN201310523119.2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地震观测系统叠前时间偏移响应的分析方法,对给定地震观测系统、地质模型和地震噪声参数,针对地震观测系统中每个炮点-检波点对基于绕射点旅行时求取的正演方法得到地震记录道,根据噪音参数合成得到噪音记录道,把地震记录道与噪音记录道叠加得到合成地震记录道,合成地震记录道经过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获得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对观测系统中每个炮点-检波点的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叠加作为该地震观测系统的叠前时间偏移响应,以地震剖面图的形式表示,用于评价地震观测系统的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效果。该专利主要是进行理论分析和根据模型进行正演模拟,由于地下地质构造的复杂性,该专利所涉及的技术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野外采集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是作为一种指导性建议。
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于地质目标叠前偏移成像的地震采集参数分析方法,利用实际采集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处理,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对信号的信噪比、分辨率分析又能够分析地下目标区反射特征,可以有效分析不同采集参数所得地震资料对地质目标的刻画程度,从而有效确定最佳的采集参数的基于地质目标叠前偏移成像的地震采集参数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地质目标叠前偏移成像的地震采集参数分析方法,该基于地质目标叠前偏移成像的地震采集参数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观测系统和目标区地质特征,重新定义大网格,并根据大网格形成新的数据体;步骤2,利用全体数据体资料进行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形成最终叠前时间偏移速度体;步骤3,利用新的数据体,根据不同野外采集参数,把数据划分为不同数据体;步骤5,利用最终叠前时间偏移速度体,对全部数据体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对不同采集参数数据体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步骤6,对全部数据体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结果,进行信噪比分析、分辨率分析和断裂体系分析;步骤7,对不同采集参数数据体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不同数据成像结果分别进行信噪比分析,分辨率分析和断裂体系分析;步骤8,综合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确定能够满足地质目标要求的地震采集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3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