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激发能量大小的正演模拟分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3833.9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滨;宋智强;徐雷良;刘斌;赵国勇;徐钰;杨德宽;李伟;朱迪;曹宇宁;杨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激发 能量 大小 模拟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激发能量大小的正演模拟分析方法,该不同激发能量大小的正演模拟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工区不同药量单炮资料;步骤2,提取不同药量单炮能量信噪比信息;步骤3,根据工区地质构造情况和成像目标需求,建立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步骤4,将模拟单炮乘以相应的能量系数;步骤5,采用模拟单炮进行处理分析。该不同激发能量大小的正演模拟分析方法获得的模拟单炮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实际单炮情况,对于指导地震采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克服了目前正演模拟分析中单炮能量与实际差别大的问题,对于西部复杂地表及东部城区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不同激发能量大小的正演模拟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正演模拟分析是分析地震波场特征,在正式地震采集前是指导地震勘探方法重要的方法,可以预知采用该方法到底能够获得什么样的资料,以及预知能不能完成地质任务。但是受目前正演模拟方法的限制,很难做到与实际资料相似的程度,如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太远,则失去了预知地震勘探效果,指导地震勘探方法的作用,从而得到错误的分析结论。目前地震模拟方法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模拟出来的单炮能量都是一样的,而信噪比也与实际单炮相差很大。而实际施工中,收到地表各种障碍物的影响,不得不采用各种药量进行激发,从而使得单炮的能量和信噪比差异较大。
目前地震正演模拟过程中,模拟的单炮能量、信噪比等信息与实际单炮相差较大,从而无法真正采用正演模拟单炮对地震采集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地震勘探正演模拟模拟方法对于指导地震采集方法非常重要,野外地震采集成本较大,而一旦采集完成将无法弥补由于方法的缺陷造成的成像损失,而正演模拟分析就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从室内就可以预知各种地震采集方法可能获得的成像效果,从而对地震采集方法进行优化。而目前正演模拟方法还存在模拟能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
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不同激发能量大小的正演模拟分析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获得的模拟单炮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实际单炮情况的不同激发能量大小的正演模拟分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不同激发能量大小的正演模拟分析方法,该不同激发能量大小的正演模拟分析方法包括:包括:步骤1,收集工区不同药量单炮资料;步骤2,提取不同药量单炮能量信噪比信息;步骤3,根据工区地质构造情况和成像目标需求,建立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步骤4,将模拟单炮乘以相应的能量系数;步骤5,采用模拟单炮进行处理分析。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收集工区中以往不同药量试验资料,若该工区中没有以往的不同药量试验资料,则收集周边相似工区的不同药量试验资料,若没有周边资料,则在工区中某个位置进行不同药量的试验,从小药量一直测试到大药量,要求等间隔试验。
在步骤2中,在获得不同药量单炮资料之后,分别提取每种药量的近道初至能量,计算出这些单炮能量的比例,同时分别提取每种药量单炮目的层位置的信噪比。
在步骤3中,提取工区单炮资料中的目的层子波,采用该子波作为正演模拟的激发子波进行正演模拟。
在步骤4中,在获得模拟单炮后,利用前面分析得到的不同药量的能量比值对单炮乘以相应的增益因子,改变单炮的能量大小,在调整完增益大小后,根据前面分析的不同药量单炮目的层的信噪比大小,增加相应的噪音能量,使得模拟获得的某个药量单炮的信噪比与实际药量单炮信噪比相当;按照这样的方法增加相应的噪音,使得模拟单炮信噪比与实际单炮对应。
在步骤5,在处理完模拟单炮的信噪比和能量后,对模拟单炮进行处理成像,获得模拟剖面评价预将采用的地震采集方法的优劣,优化地震采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3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