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2771.X | 申请日: | 202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0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胡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A63B21/0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广 |
地址: | 719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防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 功能 增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主要包括:可进行折叠的骑坐机构和固定安装在所述骑坐机构一侧可调节锻炼强度的锻炼结构;所述骑坐机构包括:可折叠支撑座、随着支撑座伸张从而水平铺在其顶部的座板;所述锻炼机构包括:踩踏机构、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本发明可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素质调节合适的锻炼强度,且本发明可进行折叠,减少装置空闲时间的占地面积,且便于携带,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血管预防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的中部,由一间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又分为位于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两部分。心房收集入心血液,心室射血出心。心室的进口和出口都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各器官组织的代谢水平不同,对血流量的需要也不同。心血管活动能在机体的神经和体液调解下,改变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协调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血流分配,以满足各器官组织对血流量的需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所以需要一种增强心血管功能的装置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目前的心血管训练装置,占地面积较大,不便移动运输,且运动比较繁琐,不利于控制使用者的呼吸节奏和心率,无法使运动长期的处于有氧运动阶段,导致训练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为:
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主要包括:可进行折叠的骑坐机构和固定安装在所述骑坐机构一侧可调节锻炼强度的锻炼结构;
所述骑坐机构包括:用于支撑用户的可折叠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随着所述支撑座伸张从而水平铺在其顶部的座板,所述座板上安装有可在座板上滑动且可进行角度调节的靠背;
所述锻炼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锻炼机构外的踩踏机构和设置在锻炼机构内部的第一动力机构和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相连接的第二动力机构;
所述踩踏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锻炼机构侧面的滚珠转轴、用于放置脚部的脚踏板和用于连接所述脚踏板和滚珠转轴的可调节长度的脚踏杆;
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与所述滚珠转轴固定连接的动力轮、与所述动力轮啮合的从动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从动轮偏离圆心位置上的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杆滑动连接的传动摇杆、与所述传动摇杆一端滑动连接运动件,所述传动摇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转轴固定在锻炼机构内侧的表面,且第一固定杆滑动设置在传动摇杆的第一滑槽内,所述运动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滑动设置在传动摇杆的第二滑槽内,且运动件竖直滑动设置在一个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锻炼机构外侧,传动摇杆可使运动件在限位板上做上下运动;
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运动件顶端的转轮、与所述转轮相啮合的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通过固定块固定在锻炼机构内,另一端连接有可通过一个简易便利的固定柱控制踩踏重力的起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设置在顶部和底部的可伸缩滑板、滑动设置在滑板之间的多组首尾相连的v形支撑杆,所述每组支撑杆的两端均和顶点均设置有滑轮,且每组支撑杆连接处共用一个滑轮,所述支撑座的外侧设置把手,顶部的滑板的一端滑动设置在一个滑板槽内,所述滑板槽开设在所述锻炼机构上,方便使用者使用的同时可在闲置时减少占地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未经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2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