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站仪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2037.3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8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志;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中地测绘规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站仪 控制 方法 应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站仪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查询全站仪的位置,记录全站仪的位置信息为基础位置信息;查询棱镜的棱镜编号,响应给定的棱镜常数,匹配棱镜编号和棱镜常数;查询全站仪的全站仪编号,匹配全站仪编号和棱镜编号,查询棱镜的位置;以给定时长为周期查询棱镜位置,更新待测位置信息;调用匹配信息、待测位置信息、基础位置信息和棱镜常数,生成预设信息组;响应外界输入的参数信息,调用预设信息组;响应外界输入的测量控制信息,向全站仪录入测量控制信息组;全站仪的镜头对准棱镜时,调用全站仪上生成的数据,标记全站仪上生成的数据为输出信息,存储输出信息。本发明具有主动调用和获取基础信息以提高测量过程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站仪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使用时,全站仪通常与棱镜配合使用,将棱镜放置在需要测量的位置处,并转动全站仪的镜头,直至镜头的视野对准棱镜,全站仪便可自动输出棱镜位置的测量信息(例如测距、角度测量,坐标测量等);现有的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全站仪配置的PC卡(U盘、SD卡等)进行数字通讯;另一种是利用全站仪的通讯接口(RS-232C、USB2.0),通过电缆进行数据传输。
现有的技术方案可参考申请公开号为CN10546958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能实现对全站仪的远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全站仪、智能终端、通信基站、云数据中心和远程控制中心,智能终端安插在全站仪外壳内;所述智能终端内设有智能芯片、3G通信模块和GPS模块,所述云数据中心设有核心数据库和数据处理服务单元组,所述远程控制中心设有业务数据库和业务操作平台,所述业务操作平台从业务数据库调用所需数据信息并显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目前虽然全站仪能够通过无线方式实现信息传输,但实际上测量过程依旧需要操作人员在全站仪上依次输入需要的信息才能够进行测量,通常测量操作都是需要对场地或建筑的多个点或者多个位置进行测量,中间需要对棱镜进行多次移动,并进行多个维度的测量,这个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反复向全站仪中输入多次重复且数量庞大的信息,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主动调用和获取基础信息以提高测量过程效率的全站仪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全站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查询全站仪的位置,记录全站仪的位置信息为基础位置信息,存储基础位置信息;
查询棱镜的棱镜编号,响应给定的棱镜常数,匹配棱镜编号和棱镜常数;
查询全站仪的全站仪编号,匹配全站仪编号和棱镜编号,生成匹配信息;
查询棱镜的位置,记录棱镜的位置信息为待测位置信息,存储待测位置信息;
以给定时长为周期查询棱镜位置,更新待测位置信息;
调用匹配信息、待测位置信息、基础位置信息和棱镜常数,生成预设信息组;
响应外界输入的参数信息,调用预设信息组,将参数信息和预设信息组标记为测量控制信息组;
响应外界输入的测量控制信息,向全站仪录入测量控制信息组;
控制全站仪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中地测绘规划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中地测绘规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2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