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1508.9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迪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1/42;F28F9/18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4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散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涉及散热领域;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包括:外翅片、内通道、合成封条和集流管;合成封条套设于内通道端部,外翅片与内通道叠加设置,且外翅片与合成封条抵住,集流管与合成封条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通过高频焊管的设计,简化了内翅片的安装,使散热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利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先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追求小型化,因此设备润滑油的油箱也同步减小,由于润滑油的减少,会导致设备运行过程中润滑油升温加快,因此对散热器的散热要求也随之增加,目前常用的散热器主要有气冷和液冷,气冷的原理是增大空气流动或增加空气接触面,来使热量快速散去,液冷则是通过液体流动带走热量达到散热的效果,很多散热器都将气冷和液冷结合到一起,但是将两种散热原理结合到一起的散热器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10863896A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上水室;多个散热管;散热器下水室;入口管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所述出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内,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多个所述散热管中的每个所述散热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导流孔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其中,多个所述导流孔中靠近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小于多个所述导流孔中远离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散热器,用于替换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解决现有散热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包括:外翅片、内通道、合成封条和集流管;
合成封条套设于内通道端部,外翅片与内通道叠加设置,且外翅片与合成封条抵住,集流管与合成封条固定连接。
其中,内通道内部设置有内翅片。
其中,内通道为高频焊管或无缝管。
其中,合成封条设有连接口,合成封条通过连接口套设于内通道端部。
其中,合成封条高度为a,内通道高度为b,外翅片高度为c,a=b+c。
其中,连接口设置在合成封条的中部。
其中,合成封条和集流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其中,管翅复合型散热器还设有安装板。
其中,集流管为方管或半圆管。
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高频焊管的设计,简化了内翅片的安装,使散热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利于自动化生产,并且也进一步提高了强度,增加了防爆性能。
(2)通过合成封条的设计,进一步简化了散热装置整体结构,同时也减轻的散热装置的整体重量。
(3)通过内通道内设置内翅片的设计,使液体流过内通道时可以更大面积的与金属接触,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管翅复合型散热器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迪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迪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1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