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流拖缆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0618.3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1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功;成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传输线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4;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28;H01B11/00;H01B11/04;H01B13/00;H01B13/14;H01B13/22;G02B6/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31285 | 代理人: | 黄琮;夏烨 |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导流拖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拖缆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光单元(1)、电信号单元(2)、电力传输单元(3)、护套(4)、增强层(5)、导流层(6)与飘带(7),所述电信号单元(2)由导体(11)与绝缘体(12)组成,两根所述电信号单元(2)绞合后挤塑一层电信号单元对护套(13)形成电信号单元对(8);所述光单元(1)由光纤(14)与光单元护套(15)组成;所述光单元(1)作为中心单元与所述电信号单元对(8)绞合成缆作为内层缆芯(9);所述电力传输单元(3)由电力传输单元导体(16)与电力传输单元绝缘体(17)组成;所述电力传输单元(3)与内层缆芯(9)绞合成缆作为外层缆芯(10),所述导流层(6)由涤纶丝与飘带(7)共同编织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流拖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单元(2)的导体(11)采用一股以上镀锡铜丝或者裸铜丝或者镀银铜丝绞合制成,所述电信号单元(2)的绝缘体(12)采用氟塑料,所述电信号单元对护套(13)采用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或者热塑性硫化橡胶,所述导流层(6)由1~2mm涤纶丝与飘带(7)共同编织形成,所述飘带(7)由0.1~0.3涤纶丝编织成带子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流拖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1)作为中心单元与4对所述电信号单元对(8)绞合成缆作为内层缆芯(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导流拖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5)为的由两层钢丝铠装制成钢丝铠装层(18),所述导流拖缆所有成缆空隙中涂敷填充胶(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导流拖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铠装层5的不锈钢丝(18)采用镀锌钢丝或者不锈钢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导流拖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1)采用的光纤(14)为不锈钢管光纤,所述光单元护套(15)采用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材料或者热塑性硫化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流拖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4)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流拖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传输单元导体(16)采用多股镀锡铜丝或者裸铜丝或者镀银铜丝正规绞合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流拖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传输单元(3)的电力传输单元绝缘体(17)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
10.一种导流拖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电信号单元(2),具体为在一股以上正规绞合的镀锡铜丝或者裸铜丝或者镀银铜丝组成的导体(11)外采用套管式挤出工艺挤塑一层氟塑料材料绝缘(12),制成导流拖缆用的电信号单元(2);
步骤2:制备电信号单元对(8),具体为将两根所述电信号单元(2)分别按照一定绞合节距进行对绞,所述导流拖缆共有4对电信号单元对,每对所述电信号单元(2)对绞时成缆节径比不同;对绞之后在对绞线外采用压力式挤出工艺挤塑一层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或者热塑性硫化橡胶电信号单元对护套(13),制成导流拖缆用的电信号单元对(8);
步骤3:制备光单元(1),具体为在不锈钢管光纤(14)的外围采用半压力式挤出工艺挤塑一层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或者热塑性硫化橡胶光单元护套(15)制成光单元(1);
步骤4:制备内层缆芯(9),具体为以所述光单元(1)为中心单元与4对所述电信号单元对(8)进行成缆,成缆时涂覆填充胶(19)并在成缆后绕包一层铝塑薄膜,最后制得内层缆芯(9);
步骤5:制备电力传输单元(3),具体为多股正规绞合的镀锡铜丝或者裸铜丝或者镀银铜丝组成的电力传输单元导体(16)外采用压力式挤出工艺挤塑一层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电力传输单元绝缘体(17)并交联,制成电力传输单元(3);
步骤6:制备外层缆芯(10),具体为以内层缆芯(9)为中心单元与8根所述电力传输单元(3)进行成缆,成缆时涂覆填充胶(19)并在成缆后绕包一层铝塑薄膜,最后制得外层缆芯(10);
步骤7:制备护套(4),具体为在所述外层缆芯(10)外采用压力式挤塑一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
步骤8:制备增强层(5),具体为在所述护套(4)外面铠装两层镀锌钢丝或者不锈钢丝,其中内外两层铠装方向相反,最后制得钢丝铠装层(5);
步骤9:制备导流层(6),具体为在所述钢丝铠装层(5)外采用涤纶丝与飘带(7)共同编织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传输线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未经上海传输线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6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