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感知矩阵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及实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0481.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2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峰;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52 | 分类号: | H04B7/0452;H04B7/04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适应 感知 矩阵 压缩 信道 估计 算法 实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自适应感知矩阵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及装置,用于实现大规模MIMO系统中,针对混合波束赋形架构的欠维度特性导致的信道估计问题。该算法根据毫米波信道的稀疏性采用压缩感知算法进行信道估计;同时根据接收导频信号自适应的构建感知矩阵,有效地提高了在低信噪比下的信道重构概率,减小了重构信道的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毫米波大规模MIMO 系统中混合波束赋形的欠维度信道估计算法。
背景技术
由于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毫米波通信技术在5G移动网络中得 到了广泛的研究。尽管将数据转移到毫米波频段可以提高信道容量, 但这种做法并非没有牺牲。对于毫米波所在的频段,空气是一种高度 吸收的介质,因此其产生的路径损耗非常严重,从而限制了基站的覆 盖范围。为了克服毫米波通信的缺点并充分利用多天线带来的增益, 数字波束赋形技术被广泛研究。但是,随着大规模MIMO的广泛应 用,天线数量增加所带来的硬件成本剧增已成为主要瓶颈。因此,业 界采用模拟波束赋形技术来降低硬件成本,从而演变为混合波束赋形 技术。
混合波束赋形技术的引入给传统信道估计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 信道信息缺失。也就是说,由于混合波束赋形架构中射频链路数远小 于大规模的天线数,接收信号的维度已经从天线数,降低到射频链路 数。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信号欠维度。为了解决混合波束赋形架构 的欠维度信道估计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感知矩阵的压缩感知 信道估计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自适应感知 矩阵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在实现过程中,根据接收导频 信号来自适应构造感知矩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在低信噪比下的信道 重构概率,减小了重构信道的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
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1:系统模型
考虑单用户上行场景,用户发送到基站的导频信号可以表示为 其中XL是每根天线发送的信号的长度,则上行基站接收 信号可表示为
其中UHBF和WHBF分别是模拟预编码矩阵和接收矩阵。它们都可 以通过对信道做SVD分解或其他方法得到。Z是均值为零方差为1 的加性高斯白噪声。由于接收信号经过了模拟波束赋形矩阵的处理, 接收信号包含的信道状态信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降维损失(从NR降到NRF)。H为毫米波稀疏信道,可以表示为(2):
其中,L是多径信道的多径数,是信道的复增益, 和分别是到达角导向矢量和离开角导向矢量。和分 别是这两个矢量的方位角,通常在(0,2π]内服从均匀分布。假设天线 是均匀分布的线阵(uniform linear arrays,ULA),则导向矢量通常如 下表示
其中,d=λ/2为天线间距,λ是载波波长。信道H可以通过稀疏 信道表示法进一步凸显稀疏性,转换过程如下所示
其中,VR和VT是酉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矩阵,其大小分别 是NR×NR和NT×NT。而HV是虚拟信道元素矩阵,大小为NR×NT。
步骤2:接收信号自适应处理
式(1)的有效接收信号为等式右端第一项,即 利用克罗内克积(Kronecker product)的性质,向量化有效接收信号可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岩体复绿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乐伐替尼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