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带水箱虹吸式壁挂坐便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0190.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1/06 | 分类号: | E03D11/06;E03D1/012;E03D11/18;E03D1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张辉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箱 虹吸 壁挂 坐便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水箱虹吸式壁挂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坐便器本体上设有便池和水箱,便池底部设有沉水湾,沉水湾连接有虹吸管。便池顶部设有刷洗管道,刷洗管道一侧与水箱连通。坐便器本体内部设有喷射管道,水箱底部开设有用于连通喷射管道的排水阀安装孔,沉水湾的侧壁上开设有喷射口,喷射管道的底部与喷射口连通。虹吸管设在坐便器本体内部远离墙壁一侧且进水口与喷射口相对设置。坐便器本体内部下方设有排污通道,坐便器本体靠近墙壁一侧设有排污口,排污通道的一端与虹吸管出水口相连,另一端与排污口相连。本发明的壁挂坐便器自带水箱,管路维修方便,采用虹吸的方式进行排污,排污效果佳,虹吸管前置使得便器体积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带水箱虹吸式壁挂坐便器。
背景技术
传统挂壁式马桶的水箱和坐便器是分开两部分,水箱用铁架固定,坐便器也固定在铁架上,水箱连同铁架或钢架埋在墙壁里,因为水箱设在墙壁内部,看起来简洁,方便搞卫生。传统隐藏式水箱最大的缺点是安装和维护困难,一旦管路连接出现问题,泄露的水会影响墙体,给消费者使用造成不便。如果水箱配件坏了或者进水管、排水管连接不好,就必须重新开墙检查连接。另外,更换配件是消费者的难题,消费者自己无法维护,造成使用不便。这种传统的壁挂式马桶,由于存在诸多弊病,虽然很受人们的欢迎,但也限制了它的推广速度。
同时,现有的挂壁式马桶通常为直冲式。冲落式马桶是利用水流的冲力来将污物排出,其特征是马桶池壁都设计得较陡,且池水水封面积较小,存水较低。直冲式马桶最大的缺陷就是冲水声大,由于存水面较小,易出现结垢现象,防臭功能也不如虹吸式坐便器。冲落式马桶的水封距离使用者臀部较远,容易发生溅水现象。冲落式马桶的内壁普遍设计得较陡,且存水面积都很小,通常不能够完全掩盖污物,使得隔臭效果大打折扣。
壁挂式的坐便器一般采用直冲入墙后排的排污方式,一般不采用虹吸式的排污方式。这是因为一般的壁挂式的坐便器尺寸会偏小,冲落式马桶的管道路径短、管径粗,一般直径在90~100mm,依靠水的冲力将污物冲出排污管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修方便、体积小、冲力大且防溅防臭效果佳的自带水箱虹吸式壁挂坐便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带水箱虹吸式壁挂坐便器,包括坐便器本体,所述坐便器本体上设有便池和水箱,便池底部设有沉水湾,沉水湾连接有虹吸管。便池顶部设有用于对便池周壁进行冲洗的刷洗管道,刷洗管道的一侧与所述水箱相连通。坐便器本体内部设有用于对沉水湾进行冲洗的喷射管道,水箱底部开设有用于连通喷射管道的排水阀安装孔。所述沉水湾的侧壁在靠近墙壁一侧开设有喷射口,所述喷射管道的底部与所述喷射口相连通。所述的虹吸管设在所述坐便器本体内部远离墙壁一侧,虹吸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喷射口相对设置。所述坐便器本体内部在所述便池的下方设有排污通道,坐便器本体在靠近墙壁一侧设有排污口,排污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虹吸管的出水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排污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虹吸管为一S型弯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S型弯管包括顺次相连的进污段、上升段和下行段,所述进污段的内壁上边沿与上升段内壁最高点的高度差为H,优选地,H>95mm。
优选地,为了方便污物进入S型弯管内,所述进污段进口处的内径为D1,54≤D1≤56mm。
优选地,所述上升段和下行段的内径均为D2,42mm≤D2≤46mm。
优选地,所述上升段的轴线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为α,45°≤α≤52°。
进一步地,所述喷射口的孔径为d,24mm≤d≤28mm。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排泄物进入排水弯管,所述的排污通道向下倾斜设置,排污通道进水口侧高于出水口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谷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频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底座组焊顺序强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