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临床使用的多功能夹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0079.3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朱凤堂;于国芬;钱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明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刘亚明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临床 使用 多功能 夹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临床使用的多功能夹板,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移动套,且连接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供移动套移动的通槽,所述移动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两个移动杆上靠近其底端的相对侧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双向螺杆上靠近其中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双向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孔。本发明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夹板功能较为单一,且透气效果较差,同时不易在不拆卸夹板的情况下对患处进行上药,同时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临床使用的多功能夹板。
背景技术
骨折主要指的是患者的骨骼由于外力打击而导致发生了断裂,在骨折发生之后就需要及时的进行固定,否则容易导致其他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影响骨折患者正常愈合康复。在骨科治疗中四肢骨折较为多见,当肢体发生骨折时,目前常规的医疗处理方式是完成手术接骨后用石膏进行固定,当石膏拆除后,为了保证肢体骨骼完全愈合,仍需要对肢体进行固定,以避免加重损伤和减少疼痛,这一过程中用夹板固定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由于现有的夹板功能较为单一,且透气效果较差,同时不易在不拆卸夹板的情况下对患处进行上药,同时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复杂,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临床使用的多功能夹板,具备通过蜗轮、蜗杆、双向螺杆、移动块和夹持组件的设置,能够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夹紧固定,同时弧形压板在齿轮和齿板的作用下会对患者骨折处的上表面进行预压固定,使得对患者的骨折处固定的更加牢固稳定,而通过弧形流道、渗透孔和医用海绵的设置,使得在不进行拆卸夹板的情况下能够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上药,通过医用海绵的渗透上药,使得上药效果更好,且操作简单,换药速度快,给上药提供了方便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临床使用的多功能夹板,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移动套,且连接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供移动套移动的通槽,所述移动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两个移动杆上靠近其底端的相对侧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双向螺杆上靠近其中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双向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齿轮啮合连接且适配的齿板,所述齿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板,所述弧形压板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移动杆上靠近其底端的侧面上,两个固定杆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持板,所述弧形夹持板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流道,且弧形夹持板的侧面开设有药液添加口,所述弧形流道远离固定杆一侧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渗透孔,所述弧形夹持板的内侧粘接有医用海绵。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蜗轮,所述蜗轮固定连接在双向螺杆上靠近其中部的表面上,所述连接板上靠近其中部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壁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连接且适配的蜗杆,且蜗杆的前端穿出连接板的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旋柄。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且数量为两个的齿轮以蜗轮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在双向螺杆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靠近其中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环,所述提环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明,未经朱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