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电缆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0071.7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伟;王晶;丁斌;赵天翊;刘义江;单保涛;张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杰;徐瑞丰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电缆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电缆监测方法,在工区变电站安装电缆在线监测系统,并配备系统服务器;所述电缆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架构包括电缆数据终端采集层、电缆状态监控层和用户操作层;电缆数据终端采集层采集电网电缆状态信息,并电网电缆状态信息传输至电缆状态监控层,电缆状态监控层对电网电缆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传输至用户操作层。本发明利用红外无线传感器在监控信息采集方面的优势和数据传输方面的便捷性,克服传统监测系统的在监测准确率方面的不足问题,远程监控电缆运行状态,进行实时预判,提高整个监控系统工作效率,实现对电缆网络的无断点监控,及时有效地发现电缆初期隐患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电缆监测方法,属于电网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缆是电网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单元。由于我国电力布网的规模逐年增加,实时在线监控电缆网络的状态,电力系统和电缆网络出现故障的区域,局部温度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对电缆的绝缘外皮造成破坏,不仅增加了电力系统停网的风险,还会对周围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为了提高电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多种检测方法逐渐形成。在过去,国内常使用一种预防性试验,也就是定期的停电试验,它属于离线试验,对将投入测试使用的设备和即将出厂的产品较为有效。由于预防性试验通常是在断电情况下进行的,而电力系统中一般应尽量避免出现断电的现象,因为反复的测试可能会导致电缆绝缘加速老化,此外还容易导致电力电缆的累积效应和整流效应等不良的影响,因此,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传统的停电试验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电力生产和供应的实际需要。
目前传统电力网络在线监控系统多采用接触式测量方法,无法实现对电缆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监控准确率与覆盖面无法满足在线监控的要求,电网停网的风险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因此,如何实现对电缆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并远程预警电网电缆故障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电网电缆监测方法,能够远程监控电缆运行状态,实现对电缆网络的无断点监控,及时有效地发现电缆初期隐患,保障配电网线路安全运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电网电缆监测方法,在工区变电站安装电缆在线监测系统,并配备系统服务器;
所述电缆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架构包括电缆数据终端采集层、电缆状态监控层和用户操作层;
电缆数据终端采集层采集电网电缆状态信息,并电网电缆状态信息传输至电缆状态监控层,电缆状态监控层对电网电缆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传输至用户操作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用户操作层通过IO接口和无线传感网络与电缆状态监控层相连,而电缆状态监控层通过以太网及无线网与电缆数据终端采集层和数据库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缆数据终端层采用无线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电缆实时温度,所述无线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电缆实时温度传输至电缆状态监控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缆状态监控层包括电缆监控数据采集模块、电缆监控数据存储模块和电缆数据转发与处理模块;
所述电缆监控数据采集模块接收电缆数据终端层传输来的电缆实时温度;
所述电缆监控数据存储模块将电缆监控数据采集模块所接收的电缆监控数据进行储存;
电缆数据转发与处理模块与数据库进行数据通讯,对电缆监控数据采集模块所接收的电缆监控数据进行处理,并转发到用户操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