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台阶全断面施工精准爆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0045.4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林晓;岳勇;谭发刚;杨立云;贾超;罗华明;吴德兴;项小珍;李行利;张旭东;蔡荣喜;王东旭;熊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军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1/08;F42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阶 断面 施工 精准 爆破 方法 | ||
1.一种微台阶全断面施工精准爆破方法,采用计算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勘探设备对施工作业地的地质进行勘测,并绘制出施工段土层结构分布图;
S2:根据S1中绘制的施工段土层结构分布图规划布置爆破设置,在施工段的上下台阶上进行施工测量打孔,规划起爆段别;
S3:炮孔打好后,现场技术人员检验炮孔的开设情况,并对其进行技术确认,保证炮眼的开设误差保持在0.1-0.5mm的范围内;
S4:炮眼检验正常后开始向其内部定量装填雷管炸药;
S5:雷管炸药装填完毕,待工人全部进入到绝对安全区域后,有技术工人负责起爆,爆炸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清理;
S6:在施工段平整出一块钻机的作业场地;
S7:将挖掘设备和输送设备运输进场,并在平整的作业场地上架设开挖架;
S8:通过挖掘机对施工段的上下台阶爆破后的岩壁进行同步挖掘,并利用装载机配合自卸车将挖掘碎渣输送出隧道施工段;
S9:在挖掘好的隧道岩壁上均匀喷射混凝土,在岩壁的表层形成一层固定衬板,防止隧道顶部的土层掉落或者塌方;
S10:爆破规划段施工完成后,再次重复上述的步骤S1-S9,进入施工的下一循环,直至隧道施工全部完成;
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1:检查主机电脑(1)和显示设备(2)的完好情况,并开机试运行,显示正常后调试主机电脑(1)的系统,以及设定主机电脑(1)的系统参数;
S102:检查主机电脑(1)壳体外壁上设置的各外设接口(3)的使用情况,排除外设接口(3)出现接触不良和损坏的问题;
S103:安装地下成像仪(4)并对其系统进行设定调整,利用外设接口(3)配合数据连接线连接主机电脑(1)和地下成像仪(4),主机电脑(1)接收地下成像仪(4)探测的施工段土层结构数据;
S104:安装超声波探测仪(5)并对其系统进行设定调整,利用外设接口(3)配合数据连接线连接主机电脑(1)和超声波探测仪(5),主机电脑(1)接收超声波探测仪(5)探测的施工段土层结构数据;
S105:主机电脑(1)针对地下成像仪(4)和超声波探测仪(5)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生成施工段土层结构分布图;
所述步骤S105之前还包括数据清洗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1,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所述地下成像仪(4)和超声波探测仪(5)检测到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进行灰度化,判断所述数据中的干扰数据点:
其中,代表标注数据点,代表数据差异值,代表需要判断的数据点在灰度化后第个的数据值,代表需要判断的数据点为干扰数据点的概率,代表需要判断的数据点在灰度化后第个的数据值,,若则代表需要判断的数据点为干扰数据点,对该数据点进行标注;
步骤A2,动态感应干扰数据点,在初次干扰数据点识别后,根据实时获取的动态感应时的干扰数据点,在实时感应时首先获取动态标准数据点和动态数据差异值;
其中,代表需判断的数据点在动态感应时的初始动态标准数据点,代表需判断的数据点在第次动态感应时的动态标准数据点,代表为第次获取的数据灰度化后需判断的数据点的数据值,代表需判断的数据点在第次动态感应时的动态标准数据点,代表预设时间系数,为之间的值,时间信息越强,预设值越大,代表需判断的数据点在动态监控时的初始动态数据差异值,代表需判断的数据点在第次动态感应时的动态数据差异值,代表第次动态感应时的动态数据差异值,代表第次获取的数据灰度化后需判断的数据点的数据值;
步骤A3,根据以下公式判断数据点是否为干扰数据点:
,
其中,代表预设判断系数,预设值为3到4之间任意数值,若需要判断的数据点在第次动态感应时满足上述公式,需要判断的数据点在第次动态感应时为干扰数据点,进行标注;
步骤A4,利用步骤A3判断获取的数据所有数据点是否为干扰数据点,对所有干扰数据点进行标注,对其干扰数据点修改为其邻域周围数据点的均值,完成对干扰数据点的去除,得到数据清洗后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台阶全断面施工精准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实际数据分别计算出各炮眼、周边眼及辅助眼的深度;
S202:采用斜眼楔形掏槽的方式形成掏槽眼;
S203:孔眼布置,按照爆破的规划设置精准定位布置炮眼、周边眼及辅助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军,未经高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00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