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9663.7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2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林;周传朋;杨育凯;虞为;李涛;林黑着;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A01K61/10;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春风 |
地址: | 510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卵形 苗种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清洗和消毒;(2)进水培藻;(3)接种轮虫以及放对虾虾苗;(4)受精卵孵化;(5)架设育苗网箱,其中初孵卵形鲳鲹仔鱼不能穿出所述育苗网箱,池塘中的藻类和轮虫能进出所述育苗网箱;(6)网箱育苗:初孵卵形鲳鲹仔鱼在育苗网箱中摄食轮虫,池塘中对虾虾苗摄食轮虫,轮虫摄食藻类,整个池塘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平衡系统;(7)更换育苗网箱:根据卵形鲳鲹仔鱼的体长逐步替换大网目的网箱;(8)收苗。本发明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方法,利用目前对虾养殖池塘,在养殖对虾的同时进行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充分利用养殖场地、设施和人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鲳鲹育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卵形鲳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卵形鲳鲹苗种培育方法,利用目前对虾养殖池塘,在养殖对虾的同时进行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充分利用养殖场地、设施和人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清洗和消毒;
(2)进水培藻;
(3)接种轮虫以及放对虾虾苗;
(4)受精卵孵化:将卵形鲳鲹受精卵置于孵化桶中孵化;
(5)架设育苗网箱,其中初孵卵形鲳鲹仔鱼不能穿出所述育苗网箱,池塘中的藻类和轮虫能进出所述育苗网箱;
(6)网箱育苗:初孵卵形鲳鲹仔鱼在育苗网箱中摄食轮虫,池塘中对虾虾苗摄食轮虫,轮虫摄食藻类,整个池塘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平衡系统;
(7)更换育苗网箱:根据卵形鲳鲹仔鱼的体长逐步替换大网目的网箱;
(8)收苗。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具体为:池塘清扫,于太阳下暴晒2~3天,进水水深约20~50cm,全池泼洒生石灰,生石灰用量为50~100kg/亩,开动水车式增氧机搅动池水,使消毒均匀。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具体为3-5天后继续加经过沙滤的海水至水深2~2.5m,选择晴天的上午10~11点接种单胞藻,并泼洒藻类生长素,开动水车式增氧机搅动池水,促进藻类生长。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3)具体为:待池塘水色呈半透明藻色时,接种轮虫,同时,每天上午泼洒单胞藻生长素并开动增氧机搅动池水,3~5天后,放养对虾虾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寒地区黄芪栽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