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肥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9384.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龙锡恩;胡安永;闫德智;单倩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14;A01C1/06;C12R1/04;C12R1/07;C12R1/38;C12R1/01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朱如松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肥 制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的菌肥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菌肥制剂,包括生物炭、促生微生物,促生微生物吸附于生物碳,促生微生物为芽孢杆菌或嗜酸假单胞菌或绿假单胞菌或苦参微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共生菌群。本方案通过从碱性水稻土,尤其是麦稻轮作土,对水稻有益菌类进行选择性培养,获得了一系列对水稻生长培育增产有显著效果的促生菌,并结合水稻秸秆制成炭基菌剂,在水稻生长,如催根、茎杆生长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在增产的同时还增强抗倒伏的能力,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及其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稻促生的菌肥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秸秆作为麦稻种植加工重要的副产品,在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副产品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在我国现今绝大部分秸秆通过焚烧、填埋、生物质发电等多种方式进行再利用,这些方式的回收利用效益以及对农业生产并不能产生较好的回馈。需要注意的是包括稻壳、水稻秸秆在内的秸秆副产中均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一定量的硅、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有机肥源之一,取之于田用之于田对农业用地保持肥力、提高产量等均具有较大的好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有耕地20亿亩,年需化肥1.5亿吨,是世界最大的化肥进口国。尽管如此,化肥量仍然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要,关键问题在于化肥的利用率太低。据调查,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5%~40%,其余部分被土壤固定,或淋溶造成水体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加之化肥是一种高耗能产品,原材料涨价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限制了我国肥料总量的增加。专家们迫切呼吁减少化肥使用量,多使用新型生物肥,多施有机肥;现有的菌肥施用后因为微生物含量低,(一般菌肥中活菌数为2亿/g)、微生物活性差、微生物竞争力弱进而造成的农作物产量低问题,广大农民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肥料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并且能够使土壤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释放、氮素固定等土壤肥力形成和土壤发育过程,因此,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提高了土壤养分利用效率。
现有技术的菌肥制剂,均是通用性的菌肥,正式通过参与土壤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释放、氮素固定等土壤肥力形成和土壤发育过程,难以满足水稻等特定的高产农作物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考虑到肥料在种植业的促进,特别在增产增效方面的作用,一般都是将菌肥与化肥、有机肥等肥料进行掺杂通过菌肥与其他肥料之间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增产增效目的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适用于水稻促生的菌肥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从碱性水稻土,包括稻麦轮作土,对水稻有益菌类进行选择性培养,获得了一系列对水稻生长培育增产有显著效果的促生菌,并结合水稻秸秆制成炭基菌剂,在水稻生长,如催根、茎杆生长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在增产的同时还增强抗倒伏的能力,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前景。本方案在研究与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额外增加的肥料对菌肥中菌类活性的抑制作用(比如会杀灭有效菌等而使菌肥中菌类的效能降低),而进行了规避,以期在实现在不添加肥料的基础上,实现菌肥单一添加的增产增效,有效实现水稻的植株的繁茂与高产。
本发明公开的菌肥制剂,包括生物炭、促生微生物,促生微生物吸附于生物炭,促生微生物为放线菌或芽孢杆菌或嗜酸假单胞菌或绿假单胞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共生菌群。其中放线菌优选为苦参微杆菌。
本发明公开的菌肥制剂的一种改进,促生微生物在生物炭上吸附率为3-4.5亿个/克。本方案中在生物炭,吸附率为30-45%,即大约为3-4.5亿个细胞每克生物炭。这里微生物吸附量的优势体现了本方案的施行过程中不添加肥料所带来的影响。此外本方案的实施通过过菌液浸种或包膜种子实现,有效降低了菌种用量的需求。
本发明公开的菌肥制剂的一种改进,生物炭其粒度为50-200目。
本发明公开的菌肥制剂的一种改进,生物炭为水稻秸秆厌氧炭化获得的。
本发明公开的菌肥制剂的一种改进,菌肥制剂还包括占菌肥制剂总质量2-5%的保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