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菌室环境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89254.7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3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常胜凯;赵鸿滨;赵莉;袁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 | 赵振 |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菌室 环境 检测 机器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菌室环境检测机器人,壳体包括底板和侧壁;壳体包括位于壳体上的内盖和外盖;气流动通路结构包括内腔、中腔和外腔;其中底板上具有中间锥形孔,与内腔导通;具有倾斜孔,与中腔导通,中腔壁上具有通风孔,用于连通中腔和外腔;外盖位于内盖之上,从而外盖、内盖、侧壁形成盖体空气流动通道;内盖具有中间通孔,用于连通内腔和上述流动通道;内腔中安装有风机,用于向中间锥形孔吹风;外盖上具有培养皿,用于采集菌落;中腔内具有光电检测装置;底板上设置具有环形内腔槽和环形中腔槽,内腔壁竖直插入内腔槽中,中腔壁竖直插入中腔槽中。本发明检测精准,拆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领域,特别涉及无菌室环境、颗粒物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生化、药品实验中,需要使用无菌环境,这样才能对某种特定的已知微生物进行研究或利用它们的功能,否则外界的各种微生物很容易混入。外界不相干的微生物混入的现象,在微生物学中叫做污染杂菌。防止污染是微生物学工作中十分关键的技术。这其中包括对于无菌室的检测技术。只有准确判断无菌室的情况,才能保证使用其做实验不受到干扰。
而常见的无菌室环境监测方法通常采用在不同位置放置培养皿收集菌落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人工向多个位置放置培养皿,操作繁琐,且在放置过程较为随机,并不能准确定位放置位置,从而更加准确地分析整个无菌室的菌落分布情况。并且,采用培养皿的方式无法获得空气细微颗粒物情况,更无法获得颗粒物的室内分布情况。而且这种方式只适用于面积较小的无菌室,例如4-5平米,而对于一些较大的科研实验室或生产中的无菌室而言,这种方式效率较低,且检测漏洞较多,无法准确反映大面积无菌情况。
另外,这些颗粒物恰恰是微生物、细菌、病毒的重要携带者,而这些颗粒物有些密度较大,会沉积在空间下部,简单的培养皿或一般颗粒检测装置难以准确获得其密度。
因此,如何针对大面积无菌室准确地进行菌落分布检测,以及菌落聚集的颗粒物分布检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无菌室环境检测机器人,包括壳体,盖体和空气流动通路结构;
壳体包括底板和侧壁;
壳体包括位于壳体上的内盖和外盖;
气流动通路结构包括内腔、中腔和外腔,内盖、底板和内腔壁围成内腔;内盖、底板和中腔壁、内腔壁共同围成中腔;内盖、底板和中腔壁、侧壁共同围成外腔;
其中底板上具有中间锥形孔,与内腔导通;具有倾斜孔,与中腔导通,
中腔壁上具有通风孔,用于连通中腔和外腔;
外盖位于内盖之上,从而外盖、内盖、侧壁形成盖体空气流动通道;
内盖具有中间通孔,用于连通内腔和上述流动通道;具有环形孔,用于连通外腔和上述流动通道;
内腔中安装有风机,用于向中间锥形孔吹风;
外盖上具有培养皿,用于采集菌落;
中腔内具有光电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颗粒物的浓度;
底板上设置具有环形内腔槽和环形中腔槽,内腔壁竖直插入内腔槽中,中腔壁竖直插入中腔槽中。
外腔中设置有集尘装置。
一种使用无菌室环境检测机器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机器人扫描待检测无菌室,建立无菌室的3D模型;
在无菌室三维模型的地面上均匀设置采集点;
根据路径规划方法,依次通过采集点,并进行颗粒物浓度和菌落浓度采集;
根据采集结果,绘制颗粒物浓度分布图和菌落浓度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未经新乡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灭弧室及柱上开关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家用鞋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