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主机的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89238.8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8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杜成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志红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机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云管理平台的容灾设置信息;其中,所述容灾设置信息包括容灾主站点对应的第一存储管理系统、第一虚拟数据中心和第一云主机以及容灾备站点对应的第二存储管理系统,所述云管理平台包括所述第一存储管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存储管理系统;
根据所述容灾设置信息,在所述云管理平台创建保护组;其中,所述保护组包括所述第一虚拟数据中心的底层存储和所述第二存储管理系统创建的所述底层存储对应的一致性组;
根据所述容灾设置信息,为所述保护组创建第二虚拟数据中心并添加第二云主机;其中,所述第二虚拟数据中心为所述第一虚拟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每个所述第二云主机与各自对应的第一云主机的网络配置和云硬盘容量相同;
利用所述第一云主机的全部云硬盘与各自对应的第二云主机的云硬盘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将所述第一云主机的云硬盘与对应的第二云主机的云硬盘进行数据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主机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获取的切换指令,对所述容灾主站点和所述容灾备站点进行切换;其中,所述切换指令为主备切换指令或故障切换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主机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指令为所述故障切换指令时,所述根据获取的切换指令,对所述容灾主站点和所述容灾备站点进行切换,包括:
根据所述故障切换指令,将第一云主机关机,并启动第二云主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主机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虚拟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虚拟数据中心为能够建立远程链接的相同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主机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容灾云主机界面,显示当前容灾信息;其中,当前容灾信息包括容灾方向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云主机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容灾设置信息,为所述保护组创建第二虚拟数据中心并添加第二云主机,包括:
遍历所述第一云主机,依次创建每个所述第一云主机各自对应的第二虚拟数据中心的第二云主机,并为每个所述第二云主机创建挂载与对应的第一云主机的云硬盘的容量相同的云硬盘。
7.一种云主机的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云管理平台的容灾设置信息;其中,所述容灾设置信息包括容灾主站点对应的第一存储管理系统、第一虚拟数据中心和第一云主机以及容灾备站点对应的第二存储管理系统,所述云管理平台包括所述第一存储管理系统和所述第二存储管理系统;
保护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容灾设置信息,在所述云管理平台创建保护组;其中,所述保护组包括所述第一虚拟数据中心的底层存储和所述第二存储管理系统创建的所述底层存储对应的一致性组;
云主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容灾设置信息,为所述保护组创建第二虚拟数据中心并添加第二云主机;其中,所述第二虚拟数据中心为所述第一虚拟数据中心对应的虚拟数据中心,每个所述第二云主机与各自对应的第一云主机的网络配置和云硬盘容量相同;
同步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云主机的全部云硬盘与各自对应的第二云主机的云硬盘之间的远程复制关系,将所述第一云主机的云硬盘与对应的第二云主机的云硬盘进行数据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主机的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备切换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切换指令,对所述容灾主站点和所述容灾备站点进行切换;其中,所述切换指令为主备切换指令或故障切换指令。
9.一种云主机的容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云主机的容灾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云主机的容灾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2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小卫星高速串口供电一体化测试器
- 下一篇:一种高温材料平面氧化层处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