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药用混合物的方法、所得药用混合物及其医药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8630.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7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勤俭;王鑫;殷晓辰;李淯芳;张博雅;陈毅歆;郑子峥;夏宁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3/30 | 分类号: | A61K33/30;A61K33/06;A61K33/26;A61K33/42;A61K33/32;A61K39/215;A61P31/14;A61P11/00;A61P31/12;A61P3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崔婧;李程达 |
地址: | 361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药用 混合物 方法 所得 及其 医药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药用混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包含锌离子及可选的钙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2)提供包含磷酸根离子、双膦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碱性溶液;(3)将可溶性盐溶液与碱性溶液相混合,得到混合物。本发明还涉及制得的药用混合物及其医药用途。本发明药用混合物能预防或治疗呼吸道传播病毒感染、或者预防或治疗由呼吸道传播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疾病或病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药用混合物的方法,还涉及制得的药用混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呼吸道传播病毒包括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新型冠状病毒等。流感病毒是感染人和动物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分为甲、乙、丙、丁四型,人流感主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引发的人流感可分为季节性流感、大流行性流感以及动物源性流感等;季节性流感包括A型、B型和C型,每年都会流行,尤其是冬季,季节性流感会引起温和或严重的疾病,甚至导致免疫力低下人群、孕妇、婴幼儿及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死亡;大流行性流感是指之前从未在人群中出现流行的新型流感,其容易引发全球性的大流行,例如1918至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行性流感导致全球范围内约2000万至5000万人死亡;动物源性流感包括禽流感及猪流感等,受感染人群是通过直接与患病动物接触而被感染的,动物源性流感在人群间的传播能力较弱。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可引起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婴儿的感染,潜伏期一般为一周左右。感染RSV的婴幼儿症状较重,一般有鼻炎、咽炎、高热及喉炎,并进一步出现细支气管炎及肺炎。
在预防疾病方面,疫苗是当今人类对抗流感病毒的最有效手段。传统的流感疫苗为三价灭活疫苗,WHO在每年流感季前,提前预测北半球和南半球将于当年流感季流行的H3N2、H1N1亚型甲型流感病毒株和一个亚系的乙型流感病毒株,三株病毒组合作为当年流感季的三价流感疫苗。但基于流感病毒突变性和两个乙型流感病毒亚系共流行等原因,WHO预测的疫苗株时常不符合实际流行情况,大大降低了疫苗有效保护率,增加了预防工作难度。
目前,RSV疫苗研发也面临巨大挑战,全球暂无预防其感染的疫苗,一些重症感染住院的患者也只能接受支持性治疗,等待自身免疫系统将病毒消灭。例如,1960年,从志愿者痰液分离的野生型病毒“Bernett毒株”在草原猴肾细胞上培养生长,用福尔马林灭活,然后用铝佐剂沉淀析出,得到福尔马林灭活疫苗(FI-RSV);但在临床试验中,接种FI-RSV不仅不能抵抗RSV感染,而且与安慰剂组相比,接种组中部分对象的感染程度反而加重;对年龄层最小组(2~7月龄婴儿)的疫苗评价研究显示,受试者再次感染RSV后,疫苗接种组的20个受试者中有16个(80%)需要住院治疗,而对照组的21个受试者只有1个(5%)需要住院治疗,甚至于疫苗接种组有两个婴儿由于严重感染RSV导致死亡。这个结果对后续RSV疫苗的研发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研发对呼吸道传播病毒具有较好预防效果的新型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药用混合物的方法,制得的药用混合物能预防或治疗呼吸道传播病毒感染、或者预防或治疗由呼吸道传播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疾病或病症。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得的药用混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制备药用混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包含锌离子及可选的钙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
(2)提供包含磷酸根离子(PO43-)、双膦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碱性溶液;
(3)将可溶性盐溶液与碱性溶液相混合,得到混合物。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通过将碱性溶液加入可溶性盐溶液中进行混合。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通过将碱性溶液滴入可溶性盐溶液中进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