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异型聚酯功能凉感纤维的校服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8136.4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3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储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丽达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6 | 分类号: | D04B21/16;D04B21/14;D01F6/92;D01F1/10;D01D5/253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1300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异型 聚酯 功能 纤维 校服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异型聚酯功能凉感纤维的校服及制作工艺,其组织结构为经编组织,由作为筋骨基部的异型聚酯纤维,以及作为衬纱的凉感纤维混纺纱复合交织而成,其中衬纱质量分数为15‑45%;衬纱为凉感纤维与涤纶的混纺纱线,衬纱中凉感纤维的质量分数为30‑70%,其中,凉感纤维由凉感母粒以重量百分比5%‑15%与聚酯切片共混后纺丝而成;凉感母粒是由石墨烯和玉石粉按重量比25‑35∶75‑65共混制成。本发明以异型聚酯纤维作为筋骨基部,可以为材料提供优良的延展性以及机械强度;而凉感纤维混纺纱作为衬纱,附在筋骨基部表面,可赋予材料良好的通透效果及吸湿排汗功能,使得面料凉感舒适、不易感觉湿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纤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异型聚酯功能凉感纤维的校服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服装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服装面料质量轻,又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快干性能。特别是夏季面料,要求具有吸湿凉爽、吸湿透气、导湿快干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能。一般而言,轻薄型面料适于夏季穿着,但由于轻薄型单面纬编面料具有一定的卷边性,且面料尺寸稳定性不如双面纬编面料,而现有的双面纬编面料,一般平凡米克重均在150g/m2以上,质量重。现有的服装面料通常都是采用纯棉面料或者普通涤纶纤维编织而成,虽然纯棉面料的吸汗透气效果不错,但打湿的面料会紧贴着皮肤表层,给人粘腻感,穿着舒适度不高,并且纯棉面料在吸收汗水后不能及时将汗水排到面料外层,以便外部流动的空气快速风干面料。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接触凉感涤纶面料一般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通过将具有冰凉效果的物质与聚酯切片混合并纺丝而成具有凉感效果的长丝,如玉石纤维,进而制成面料;②通过在面料后整理加工中加入凉感助剂,如木糖醇类凉感助剂进行后整理加工获得凉感效果;③通过采用紧密纺的方式减少纱线毛羽,从而降低其保暖效果而获得凉感效果。
采用面料后整理加工中加入凉感助剂的方式得到的针织面料,其耐洗性能差,面料多次洗涤后凉感效果减弱,另外其在后整理加工过程中凉感助剂会与其他助剂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效果不明显或效果减弱。
而玉石纤维等凉感效果的纤维,为了达到足够的凉感,添加量较多,造成纤维强度变差、舒适性不足,存在掉粉现象和有异味等问题;而降低添加量又会造成凉感不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异型聚酯功能凉感纤维的校服制作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异型聚酯功能凉感纤维材料,其组织结构为经编组织,由作为筋骨基部的异型聚酯纤维,以及作为衬纱的凉感纤维混纺纱复合交织而成,其中衬纱质量分数为15-45%;其中衬纱为凉感纤维与涤纶的混纺纱线,纱线支数为30-50S,衬纱中凉感纤维的质量分数为30-70%。
进一步的,凉感纤维由凉感母粒以重量百分比5%-15%与聚酯切片共混后纺丝而成;所述凉感母粒是由石墨烯和玉石粉按重量比25-35∶75-65共混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包括石墨剥离法制备的石墨烯、氧化还原法制备的石墨烯、含碳气体通过CVD法制备的石墨烯和生物质资源通过高温裂解法制备的石墨烯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材料的粒径≤10μm,优选≤3μm,再优选≤1μm。
进一步的,所述玉石粉的粒径≤10μm,优选≤3μm,再优选≤1μm。
进一步的,异型聚酯纤维为30D/36F超细旦轻网络结构的聚酯长丝。
进一步的,异型聚酯纤维横截面为异形结构,优选一字形、三叶形、十字形和Y形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丽达制衣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丽达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 下一篇:相变储热介质熔化装置及熔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