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拆解及回收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8108.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4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B09B3/30;B09B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孔凡玲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拆解 回收 流水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拆解及回收流水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从上到下依次层叠地设有上料传送线与壳体回收线;壳体传送线,其设于所述上料传送线的下游;电芯承载组件,其设于所述上料传送线与壳体传送线之间并且分别与所述上料传送线及壳体传送线相对接,所述电芯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支架以及由所述承载支架所支撑的电芯载台;电芯推出机构,其安装于所述电芯载台之上;以及电池回流传送线,其设于所述壳体传送线的下游;其中,所述电池回流传送线与所述壳体传送线间隔设置以限定出位于两者之间的壳体落料通道;所述壳体回收线延伸至所述壳体落料通道的正下方。根据本发明,其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及拆解回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拆解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拆解及回收流水线。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拆解回收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拆解及回收流水线来实现蓄电池的拆解及分类回收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吸尘器尘气分离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拆解及回收流水线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结构复杂冗余,设计布局不合理,占用空间较大,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辅助的步骤较多,导致蓄电池拆解回收效率低下;其次,对于未完全拆解的蓄电池的分类回收问题还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案,会对后续蓄电池的拆解回收造成干扰,导致拆解回收效果差,并进一步导致了蓄电池拆解回收效率低下等问题。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蓄电池拆解及回收流水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拆解及回收流水线,其通过上下层叠设置的上料传送线与壳体回收线以及壳体传送线、电池回流传送线的合理布置,不仅降低了结构复杂度,减小了空间占用,还使得拆解后蓄电池的各个零部件能够得到合理的分类收集,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及拆解回收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拆解及回收流水线,其通过及时地将未拆解完全的蓄电池及时转移至电池回流传送线上等待二次拆解解决了未拆解完全的蓄电池无法分类回收、继续停留在拆解流水线上会对后续蓄电池的拆解造成干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拆解回收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拆解及回收流水线,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中从上到下依次层叠地设有上料传送线与壳体回收线;
壳体传送线,其设于所述上料传送线的下游;
电芯承载组件,其设于所述上料传送线与壳体传送线之间并且分别与所述上料传送线及壳体传送线相对接,所述电芯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支架以及由所述承载支架所支撑的电芯载台;
电芯推出机构,其安装于所述电芯载台之上;以及
电池回流传送线,其设于所述壳体传送线的下游;
其中,所述上料传送线、壳体传送线及电池回流传送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电池回流传送线与所述壳体传送线间隔设置以限定出位于两者之间的壳体落料通道;所述壳体回收线延伸至所述壳体落料通道的正下方。
可选的,所述上料传送线与壳体回收线的传送方向互为反向。
可选的,所述电芯推出机构包括:
推出机架,其架设于所述电芯载台之上,所述推出机架的顶部与所述电芯载台之间形成有升降空间;
升降组件,其安装于所述推出机架之上;以及
推出组件,其设于所述升降空间中并与所述升降组件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推出组件包括:
推出安装架,其与所述升降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推出驱动器,其安装于所述推出安装架之上;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壳体推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