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8007.5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2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齐佳音;李骜华;吴选勇;肖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架构 区块 应用 设计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该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由区块链层、应用层与外部层构成;该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在构建区块链应用的时候,采用双链甚至多链架构,就能很好的借助不同的生态力量。在我们的场景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使用到基于A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系统,例如需要支持比特币,也可能因为另外的原因又需要用到基于B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系统,例如需要用到数字身份.针对应用中不同的模块,使用不同的区块链系统,以达到高效、解耦的目的,因此,在这个区块链系统里的各种App,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连通、相互导流、相互帮扶,构建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区块链系统的发展,不同的区块链系统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按照共识机制划分,区块链可分为私链、封闭联盟链、读开放联盟链、写开放联盟链与公链五种;
过去认为,应用是基于单一区块链系统的。但是,随着目前区块链应用变得更加复杂,不同的共识机制,不同的经济模型,不同的TPS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区块链生态,都有必要使得一个应用基于多个区块链系统,针对应用中不同的模块,使用不同的区块链系统,以达到高效、解耦的目的,从而使得在这个区块链系统里的各种App,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连通、相互导流、相互帮扶,构建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为此,我们提出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该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由区块链层、应用层与外部层构成;
所述区块链层包括「BSN网络」与「类ETH联盟链」两个部分,分别负责「数字身份系统中的必要信息上链」与「组织外资金流转」;
所述应用层由以太坊钱包和数字身份系统两大模块组成,两大模块共享一个本地数据库,对外提供API接口连接现有系统;
所述外部层是各个现有的系统和新开发的应用,通过API和应用层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字身份系统通过BSN网络提供的API接口和BSN网络交互,将必要信息保存在本地数据库中。
优选的,所述数字身份系统通过自己的API系统和本地模块及外部应用进行交互,实现对于身份信息的增删查改功能。
优选的,钱包模块由传统的区块链钱包改造而成,区别在于在我们的本地数据库中,一个以太坊地址对应一个组织。
优选的,最简数据库结构包括四张表——用户表、组织表、交易表与账号表,其中,用户表和组织表属于「身份系统」,交易表和账户表属于「钱包模块」,其中,组织表通过account_id外键与账号表相联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基于双链架构的区块链应用设计,在构建区块链应用的时候,采用双链甚至多链架构,就能很好的借助不同的生态力量。在我们的场景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使用到基于A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系统,例如需要支持比特币,也可能因为另外的原因又需要用到基于B共识机制的区块链系统,例如需要用到数字身份.针对应用中不同的模块,使用不同的区块链系统,以达到高效、解耦的目的。因此,在这个区块链系统里的各种App,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连通、相互导流、相互帮扶,构建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区块链整体架构示意图;
图2为区块链生态简述示意图;
图3为区块链的数字身份系统架构图;
图4为区块链钱包模块架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未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抱圆装置
- 下一篇:电动汽车控制器的远程升级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