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7613.5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1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春;邓川;武瑞宏;袁永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B61D1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铁路 轨道 平顺 动静 结合 快速 检测 系统 | ||
1.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搭载平台和其上设置的测量单元;
所述搭载平台为轨道车;
所述测量单元包括控制终端(9)、数据采集模块(10)和传感器,还包括棱镜(19)或惯性测量装置(11),或配置惯性测量装置(11)时同时配置GNSS接收机(18)或全站仪(12);
数据采集模块(10)向传感器发送测量指令,接收、存储及时间同步传感器数据,并向控制终端(9)实时发送采集数据;棱镜(19)接收全站仪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其反射回去;惯性测量装置(11)连续测量搭载平台的空间三维姿态,并发送给数据采集模块(10);GNSS接收机(18)根据测量指令,接收GNSS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定位信息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10);全站仪(12)根据控制终端(9)的采集指令,观测线路两侧布设的CPIII控制点,并将CPIII控制点观测值传输给控制终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轨道车为T型轨道车,包括纵梁(2)和其一侧与其垂直的横梁(1),纵梁(2)前后两端底部和横梁(1)外端底部均设置有与钢轨顶面接触的走行轮(3),横梁(1)底部两端设置有与钢轨内侧面接触的测量轮(4),纵梁(2)的走行轮(3)侧面设置有与钢轨内侧面接触的导向轮(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13)、倾角传感器(14)、编码器(15)、轨枕识别器(16)和温度传感器(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位移传感器(13)设置在横梁(1)两端内部,与测量轮(4)并行连接,测量两根钢轨之间的轨距变化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倾角传感器(14)设置在横梁(1)中段内部,测量搭载平台当前的位置姿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编码器(15)通过一组耦合齿轮与走行轮(3)连接,测量走行轮(3)的转动里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轨枕识别器(16)为激光测距传感器,位于横梁(1)一端内部,测量搭载平台与轨道道床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温度传感器(17)设置在横梁(1)内部,测量周边环境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终端(9)基于推杆(7)的支撑布置于横梁(1)上方;
数据采集模块(10)布置在横梁(1)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棱镜(19)、全站仪(12)或GNSS接收机(18)基于支撑立柱(8)的支撑布置于横梁(1)上方;
惯性测量装置(11)位于横梁(1)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76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