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脱除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7402.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萍;单文盼;谢嘉;胡运发;刘德礼;周亚明;杨麒;卢亚云;刘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8;B01D53/9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脱除 尾气 二氧化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脱除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口尾气换热降温后送入泡沫洗涤管,并与洗涤喷头喷出的吸收液逆流接触反应,然后,气液两相顺流流动进入混合元件内,继续接触反应,接着,气液分离得到净化气体和洗涤液;(2)净化气体送入吸收液储罐,再经安装在吸收液储罐上部的除雾器除沫后,进入烟气换热器升温后排空,洗涤液则循环返回吸收液储罐底部;(3)吸收液储罐的底部通入氧化空气,吸收液储罐底部的吸收液一部分作为循环液返回送至洗涤喷头循环使用,另一部分则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SO2脱除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弹性大,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安装维护方便,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尾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脱除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的快速发展往往会带来严峻的环境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发布《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指出:“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酸雨问题依然严重”。SO2是造成酸雨、雾霾的主要原因,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2015年中国SO2排放量达到2157万吨,2020年全国SO2排放量将达到3900万吨,而我国对二氧化硫的环境容量大约为1200万吨/年,环境不堪重负,这使得烟气脱硫成为关注的焦点。针对SO2污染严重的现象,我国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关SO2排放控制的法规政策及标准。2011年《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颁布,标准规定新建燃煤锅炉以及以油为燃料的锅炉SO2的排放限值为100mg/m3,重点地区SO2的特别排放限值为50mg/m3。2015年《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颁布。标准中SO2排放指标由原来的960mg/m3提标至400mg/m3,特别排放区提高至100mg/m3。目前甚至有部分电厂开始执行“超低排放”指标(即SO2的排放浓度不高于35mg/m3),这就要求脱硫装置具有非常高的脱硫效率。
目前,国内外烟气脱硫方法可分为干式、半干式、湿式3种型式,干法和半干法脱硫虽然流程简单,投资低,但有固废产生,脱硫效率低,无法满足现行的排放指标,而湿法脱硫以其较高的效率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湿法脱硫又有多种工艺,如石灰石-石膏法、镁法、氨法、钠碱法、海水法和双碱法等。但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和镁法工艺流程复杂、易堵塞、运行成本高;氨法容易产生氨逃逸,出现烟羽问题;海水法仅适用于沿海少数地区。目前所用脱硫塔主要有喷淋塔、填料塔和鼓泡塔等,但喷淋塔占地面积大,气液两相的接触方式为液滴接触型,接触不是很充分,脱硫效率较低,为满足今后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需要采用多层喷淋,这势必要增加脱硫塔的造价;填料塔的气液两相的接触方式为液膜接触型,需要安装填料等塔内件,往往有堵塞的风险,而且管路设计复杂,造价高,体积大,运行、维护较为复杂。鼓泡塔阻力大,操作弹性小。尽管湿法脱硫技术及装置种类繁多,但随着排放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迫切需要研究高效率、低成本的脱硫工艺,以解决现有湿法脱硫技术存在的设备占地面积大、易堵塞、成本高等问题,这将有利于SO2末端治理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高效脱除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其对SO2脱除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弹性大,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安装维护方便,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效脱除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7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