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7307.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柴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48 | 分类号: | H04M1/72448;G06F9/451;H04M1/72469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界面 显示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界面显示方法包括:获取待显示的应用程序的显示策略,其中,显示策略至少包括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型确定应用程序的显示模式,以及根据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的显示效果确定应用程序的显示模式中的一种;根据显示策略以全屏模式显示应用程序,或以固定状态栏模式显示应用程序,以全屏模式显示应用程序为辅屏显示区和主屏显示区共同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以固定状态栏模式显示应用程序为主屏显示区单独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本发明提供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确保移动终端拍摄效果的同时,提高移动终端界面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手机屏幕近几年的发展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再到升降摄像头设计,手机屏幕的设计正在朝着100%全面屏形态演进,以为用户呈现更多的显示空间。屏下摄像头技术是实现手机100%全面屏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的说,屏下摄像头技术是将摄像头安装在手机屏幕的下方,摄像头上方的屏幕显示区域在摄像头关闭时要能正常的显示,当摄像头启动后,这一区域要能够确保前置摄像头拥有充足的进光量,以确保摄像头的拍摄性能。也就是说,摄像头上方的屏幕显示区域的透光率需求和PPI需求注定是互斥的关系。
现有技术中改善手机界面显示效果的方法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界面显示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能够在确保移动终端拍摄效果的同时,提高移动终端界面的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待显示的应用程序的显示策略,其中,所述显示策略至少包括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类型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显示模式,以及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的显示效果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显示模式中的一种;根据所述显示策略以全屏模式显示所述应用程序,或以固定状态栏模式显示所述应用程序,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正对拍摄装置的辅屏显示区以及与所述辅屏显示区相邻的主屏显示区,所述以全屏模式显示所述应用程序为所述辅屏显示区和所述主屏显示区共同显示所述应用程序的界面,所述以固定状态栏模式显示所述应用程序为所述主屏显示区单独显示所述应用程序的界面。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界面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界面显示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界面显示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显示策略至少包括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型确定应用程序的显示模式,以及根据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的显示效果确定应用程序的显示模式中的一种,因此通过获取待显示的应用程序的显示策略,能够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型或其显示界面的显示效果得到合适的显示模式;又由于移动终端包括辅屏显示区和主屏显示区,通过采用辅屏显示区和主屏显示区共同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主屏显示区单独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这两种显示模式,能够在辅屏显示区的显示效果与主屏显示区的显示效果差异较大时选择主屏显示区单独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以提高显示界面的整体显示效果;在辅屏显示区的显示效果与主屏显示区的显示效果差异较小时选择辅屏显示区和主屏显示区共同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从而在全屏显示应用程序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的同时,不影响显示界面的显示效果。此外,通过上述界面显示方法,无需在辅屏显示区设置过多的像素,从而提高了辅屏显示区的透光率,确保了移动终端的拍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7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