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模具模架双导向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86141.1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姬雨纯;李帅;陈卫彬;徐鹏;韩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沂市宏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8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模架双 导向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模架双导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滚轮,所述底板顶部靠近滚轮的一端安装有锁紧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远离底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缓冲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定模,且定模的顶部设置有模腔,所述底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竖向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横向安装有顶板,本发明电动推杆伸出推动第一安装板向下移动,第一安装板带动动模向定模靠近,此时第二导向柱卡进第二导向槽的内腔,第一导向柱卡进第一导向槽的内腔,使之更好的实现动模和定模的双导向,可以提高其定位的精确度,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模架双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的应用广泛,主要是用来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液体入模腔,得到成品,模具是注塑机的核心所在,通过不同的模具可生产出不同的产品,但是现有的模具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传统的模具无法进行双导向的功能,从而降低了模具合模时的精确度,同时传统的模具在注塑时冲击过大,无法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容易造成动模撞坏动模,进一步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注塑模具模架双导向机构,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模架双导向机构,解决现有技术精确度低以及不能对冲击力进行缓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模架双导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滚轮,所述底板顶部靠近滚轮的一端安装有锁紧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远离底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缓冲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定模,且定模的顶部设置有模腔,所述底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竖向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横向安装有顶板,所述滑杆的外壁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内侧之间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底部与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动模,所述动模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压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和第二安装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内腔开设有预留槽,所述动模的顶部和定模的底部设置有与预留槽相互匹配的预留块。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转盘、螺杆、连接座、螺孔和支撑座,所述锁紧机构的连接座位于底板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连接座的内腔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腔竖向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伸出连接座并安装有转盘,所述螺杆底部伸出连接座并安装有支撑座。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利用支撑座与桌面接触,使得支撑座将模具固定,避免使用时出现滚动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靠近螺杆的一端连接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远离底板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杆,所述转盘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杆相互匹配的限位槽。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限位杆插入限位槽的内部时,能够对转盘进行限位,避免转盘转动。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内套、外套和减震弹簧,所述缓冲机构的外套位于底板的顶部,所述外套内腔的底部等间距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远离外套的一端安装有内套。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模具在合模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此时冲击力通过内套传至减震弹簧,从而能够对冲击力进行缓冲,有效地保护模具。
优选的,所述外套内腔的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内套左右侧壁的下端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从而使得内套在移动时更加平稳,避免出现晃动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沂市宏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沂市宏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6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