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舱推进器吸入式阻力抑制及辅助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85602.3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4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凌宏杰;林泽铖;王志东;姚震球;钱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3H5/07 | 分类号: | B63H5/07;B63H5/16;B63H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万小侠 |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进器 吸入 阻力 抑制 辅助 散热 装置 | ||
1.一种吊舱推进器吸入式阻力抑制及辅助散热装置,该装置从吊舱体与支架连接区开始,沿吊舱体推进电机外缘,直至吊舱体尾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涡流吸入模块、导流通道模块和水流推进模块;所述涡流吸入模块安装在吊舱体表面且与吊舱体内部导通;所述导流通道模块设置在吊舱体内且导流通道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涡流吸入模块及水流推进模块相连;
所述涡流吸入模块均匀排布于吊舱体与支架连接区的左右两侧且连通,或在支架前端开孔设置在设计工况下的支架前缘高压区表面区域;所述涡流吸入模块包括固定框、格栅、导流板、滤网和涡流检测传感器;所述固定框嵌入在吊舱体的表面上,且固定框与吊舱体内壁导通;所述格栅安装在固定框上;所述滤网安装在固定框内,位于格栅的内侧;所述导流板设置固定框上且位于格栅的外侧,所述导流板为可调节结构,导流板上设置有联动杆,且联动杆通过动力源驱动导流板进行摆动控制涡流吸入模块的开关或调整导流方向;所述涡流检测传感器设在吊舱体的表面上且位于固定框的侧边;
所述导流通道模块包括前导流管和后导流管;所述前导流管设置在吊舱体内,前导流管的输入端连接在涡流吸入模块与吊舱体之间形成的通道上;所述前导流管的输出端与后导流管的输入端相连,且前导流管与后导流管的衔接处形成容纳水流推进模块的空腔;所述前导流管与涡流吸入模块的衔接处内壁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后导流管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后导流管的输出端延伸出吊舱尾端,且该端部设置有尾部传感器;所述前导流管为管道结构且设置初始攻角,由吊舱体表面斜入吊舱体,以适应来自吊舱体前方的螺旋桨尾流及舱壁边界流,且前导流管缠绕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电机外壁上,提供散热,同时改变了水道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舱推进器吸入式阻力抑制及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流管为槽道结构,利用吊舱体双层结构,设计壁间槽道,利用吊舱体夹壁建造的前导流管,使得推进电机直接与吊舱体内壁相接,利用前导流管降温;同时利用槽道内设置有十字型或Y型分隔板,抵消部分吊舱前流场侧向力的影响,能够提升吊舱体抗沉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舱推进器吸入式阻力抑制及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模块采用管道结构中设置有十字型或Y型分隔板,减小来自来流的侧向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舱推进器吸入式阻力抑制及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推进模块为螺旋桨结构或引流泵体;所述水流推进模块设置在前导流管与后导流管衔接处形成空腔处,所述水流推进模块上连接有动力源;通过延长电机的输出主轴,连接差速器,带动水流推进模块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吊舱推进器吸入式阻力抑制及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上连接的动力源与水流推进模块采用螺旋桨结构上连接的动力源均来自吊舱体内设置的电机;所述水流推进模块采用引流泵体的动力源可由船体直接提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舱推进器吸入式阻力抑制及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推进模块上设置有控制单元,且控制单元通过涡流检测传感器与尾部传感器或通过吊舱体电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水流推进模块的功率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56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冬菜发酵用可控温度的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道路工程路面沥青摊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