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滴撞击超声振动壁的破碎雾化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5280.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1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游青山;寇子明;高贵军;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5B17/06 | 分类号: | B05B17/06;B05B9/04;B01D4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撞击 超声 振动 破碎 雾化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除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滴撞击超声振动壁的破碎雾化方法及应用,液体通过锥形喷嘴喷射到快速振动的固体表面超声振动块,在固体表面形成一层波状液体薄膜;随着固体振动振幅的增大,液膜表面波的振幅也增大;当液膜表面波的振幅增大到一定值时,波的顶部就会变得不稳定并碎裂,从固体表面喷射出大量细小的雾状液滴。本发明根据超声雾化理论,提出液滴撞击超声振动壁面的雾化方式,通过控制振动频率产生不同波长的振动,与撞击毛细波相叠加促进液滴雾化,以期得到雾滴中心粒径小于10μm的雾群。本发明采用两次雾化的方式,第一次雾化是压力液体经喷嘴射出时的雾化,第二次雾化在于液滴撞击到超声振动的壁面而产生的二次雾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滴撞击超声振动壁的破碎雾化 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综采综掘技术的迅猛发展,粉尘引发危害也日趋严重。粉尘可 能导致粉尘爆炸事故,引起尘肺病,同时它也会使设备磨损加剧、管路堵塞等 问题,基于此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粉尘爆炸造成的人身伤亡十分严 重,据统计2010-2019年粉尘爆炸导致350多人死亡,受伤900余人,如图1 所示。同时,由粉尘引起的尘肺病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巨大。目前全国尘肺病 涉及数万个家庭,集中的“尘肺病村”20多个。2012-2016年全国新增职业病、 尘肺病约15万人和6万人。尘肺病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间接损失达300亿至400亿元。因此,粉尘的控制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
液滴撞击雾化理论中涉及到固、液、气三种形态,所以在壁面上振荡的液 滴会受到单一或多因素的共同影响。首先是对液滴撞击铺展的研究,刘邱祖等 利用Boltzmann方法研究了液滴撞击壁面的铺展行为及影响因素;Cimpeanu对 通过注液针管产生的自由落体水滴与不同角度的固体表面碰撞实验,结果表明 液滴与固体壁面的接触角、液滴半径大小、液滴黏度、冲击速度等因素对铺展 过程中液滴的最大铺展半径和最大反弹高度有影响;刘红等发现液滴撞击薄液 膜的演化行为主要受液滴初始动能、表面张力及液体粘性的影响。壁面的疏水 性对液滴撞击壁面后的行为影响显著,清华大学冯西桥团队证明亲水性壁面的 有利于液滴四处飞溅。张帆用无量纲参数K与H*给出了液滴撞击湿润表面时发 生飞溅的条件。刘海龙通过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壁面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亲水 性壁面的液滴铺展因子约为1.3,远大于疏水性壁面液滴铺展因子。其次是撞击 飞溅的研究,宋云超等通过观察液滴撞击湿润壁面研究了液滴以不同速度撞击 湿润壁面时,会呈现出黏附铺展、波动运动、皇冠几何体运动以及飞溅运动等 几种不同的运动形态,液滴从皇冠几何体侧壁顶端的飞溅分离满足毛细波破碎 理论。乔磊用试验方法观察到了液滴撞击壁面飞溅前的振荡现象,并测出相应 试验条件下的振荡周期为1.6ms。Shao通过研究发现,小液滴从射流顶端的分离 主要受毛细波的影响,当射流局部区域毛细波波长大于临界波长时液滴就会飞离出去。总之,撞击雾化飞溅研究较少,液滴粒径大小与毛细波波长、撞击速 度、入射粒径、壁面疏水性等因素的关系尚不明确。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影响撞击雾化的因素有液 滴入设速度、液滴的黏度、固体平板的刚度、表面粗糙度、液固两相间的相互 浸润性、表面张力等,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现有的撞击雾化 飞溅研究较少,液滴粒径大小与毛细波波长、撞击速度、入射粒径、壁面疏水 性等因素的关系尚不明确。目前,单液滴碰撞固体壁面的研究较多,但实际上 更普遍的是多液滴碰撞,对此的相关研究较少,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撞击雾 化的效率仍有待提高。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由于影响撞击雾化的因素较多,需要通过 大量的实验、仿真分析来得出雾化效率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且需合理设置 参数,使撞击雾化效率达到最好。另外,撞击雾化后的雾滴特性较难得出,多 液滴撞击研究理论较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5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学位学历查询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鱼类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