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杯纺纱机的双分梳单转杯纺纱器纺纱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4847.4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闫进祥;张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经纬合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08 | 分类号: | D01H4/08;D01H13/32;D01H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机 双分梳单转杯 纺纱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的双分梳单转杯纺纱器纺纱控制方法,采用RFID电子标签、读卡器、喂入断条检测传感器、喂入驱动控制装置、分梳驱动控制装置、报警器和可编程控制器构成的控制系统组合,本发明采用实时检测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双分梳单转杯纺纱器的自动化智能化纺纱控制,扩大双分梳单转杯纺纱器的应用范围,提高和丰富了混纺纱、竹节纱、花式纱等新型纱线的成纱质量和纺纱品种,有利于提高转杯纺纱机的整机自动化智能化纺纱控制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杯纺纱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的双分梳单转杯纺纱器纺纱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新型纺纱技术。转杯纺纱属于自由端纺纱技术领域,转杯纺纱机具有纺纱速度高、卷装容量大、适纺性较好和能够兼纺优低原料的特点,已成为新型纺纱技术中技术最成熟、应用面最广、经济性较高的纺纱设备。
现有转杯纺纱机的传统纺纱器为单分梳单转杯形式,由于传统纺纱器单套分梳的特点,使转杯纺在棉纺纯纺产品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但在生产混纺纱、竹节纱、花式纱等新型纱线时有较大的限制和问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型号的分梳辊对纤维原料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同一分梳装置很难对不同性能纤维同时有良好的梳理,这种传统的单分梳单转杯式纺纱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转杯纺纱品种的多样性,因此,为了扩大转杯纺的应用范围,丰富转杯纺纱的种类,专利号为201410111992.5,发明名称为一种转杯纺纱机的纺纱器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式纺纱器,为双分梳单转杯形式,其特点是两套分梳装置并置,并同时具有两套喂给装置及两个通道且共用一个转杯,两套分梳装置及两套喂给装置分别置于纺纱器壳体的左右两侧,两个通道分别与两个分梳装置相配合,并分别通过出纤口与转杯相连,新式纺纱器包括一个安装壳体和一个转杯座,安装壳体上设有左分梳腔体、右分梳腔体、左喂入口、右喂入口,左喂入口与左分梳腔体连通,右喂入口与右分梳腔体连通,左分梳腔体内设有左分梳辊,右分梳腔体内设有右分梳辊,左喂给装置设置在左喂入口内,由左喂给罗拉和左喂给板组成,右喂给装置设置在右喂入口内,由右喂给罗拉和右喂给板组成。针对双分梳单转杯新式纺纱器的纺纱应用设计开发一种纺纱控制方法,扩大双分梳单转杯新式纺纱器的应用范围,丰富转杯纺纱种类,提高纺纱成纱质量,提高转杯纺纱机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杯纺纱机的双分梳单转杯纺纱器纺纱控制方法,实现对双分梳单转杯纺纱器的自动化智能化纺纱控制,扩大双分梳单转杯纺纱器的应用范围,提高和丰富了混纺纱、竹节纱、花式纱等新型纱线的成纱质量和纺纱品种,有利于提高转杯纺纱机的整机自动化智能化纺纱控制水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杯纺纱机的双分梳单转杯纺纱器纺纱控制方法,采用RFID电子标签、读卡器、喂入断条检测传感器、喂入驱动控制装置、分梳驱动控制装置、报警器和可编程控制器构成的控制系统组合,RFID电子标签附着在纤维条喂入桶上,对纤维条喂入桶内的纤维条进行身份标识和数据信息采集存储,读卡器读取纤维条喂入桶上RFID电子标签的身份信息和数据信息,喂入断条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纤维条并发出断条信号或有条信号,喂入驱动控制装置接收动作指令,控制喂给罗拉的转动或停止,实现纤维条主动喂入或停止,分梳驱动控制装置接收动作指令,控制分梳辊的转动或停止,实现纤维条分梳输送或停止,报警器接收动作指令,发出断条报警信号或解除断条报警信号,可编程控制器实时接收和处理信号,并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经纬合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经纬合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4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