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酒石酸的聚己内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4176.1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4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侯维敏;詹世平;方榆;宁琼;彭文婷;朱恺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08 | 分类号: | C08G63/08;C08G63/87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662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酒石酸 内酯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酒石酸的聚己内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干燥后的ε‑己内酯和酒石酸;(2)采用酒石酸作为引发剂兼催化剂,投入反应烧瓶中,ε‑己内酯按一定速率滴加进入反应烧瓶中,于一定反应温度,通入氮气保护下进行本体聚合;(3)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物经不良溶剂反复洗涤沉淀、减压过滤、真空干燥得聚己内酯材料。本发明采用本体聚合,酒石酸为引发剂兼催化剂,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所得产物纯度高,无毒安全,其生物安全性有效提高,可适用于绿色环保材料和医用材料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酒石酸的聚己内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己内酯(PCL)是一种由ε-己内酯(ε-CL)在引发剂和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开环聚合得到的可降解半结晶性的生物高分子材料。PCL因其表现出的可降解性(自然环境下6-12个月可完全降解)、溶解性(可溶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结晶性(结晶度为45%左右)等优势,目前已在医学、食品等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己内酯(PCL)因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形状记忆功能和生物降解性在绿色环保材料和医用材料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酒石酸,即2,3-二羟基丁二酸,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如葡萄和罗望子,也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作为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可以使食物具有酸味。酒石酸最大的用途是饮料添加剂,也是药物工业原料。
在传统合成聚己内酯的方法中采用的催化体系多使用基于有机铝、锌、镁、锡化合物,ⅣB族金属催化剂或稀土金属化合物引发/催化体系,使用这类催化剂在合成的聚己内酯过程中往往会带来一些金属离子残留和反应过于剧烈不可控的问题,这些催化剂的痕量残留和潜在毒性将限制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的金属催化剂带来的催化过程反应剧烈以及聚合物中的金属残留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采用酒石酸作为ε-己内酯本体聚合的引发剂兼催化剂,进行聚己内酯材料的合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酒石酸为引发剂兼催化剂的聚己内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称取干燥后的ε-己内酯和酒石酸;
(2)向酒石酸中滴加ε-己内酯,于一定反应温度,通入氮气保护下进行本体聚合反应;
(3)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物经不良溶剂反复洗涤沉淀、减压过滤、真空干燥,得聚己内酯材料。
按上述方案,所述ε-己内酯和酒石酸的摩尔比为10~1000。
按上述方案,所述酒石酸为L-酒石酸或D-酒石酸或DL-酒石酸。
按上述方案,所述反应温度为80-130℃。
按上述方案,所述反应时间为4-10小时。
按上述方案,所述不良溶剂为去离子水或乙醇或甲醇。
按上述方案,所述洗涤的次数为至少3次。
按上述方案,向酒石酸中滴加ε-己内酯的速度为1滴/秒。
反应机理为:活性氢催化体系的质子进攻ε-己内酯结构内的羰基氧,使ε-己内酯羧基碳的亲电性加强,此时当遇到亲核试剂如ROH时,RO就会进攻羰基碳引发己内酯开环,并形成质子化醇,而此质子化醇又进而将质子转移给ε-己内酯并导致进一步引发ε-己内酯开环而形成链增长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4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