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夹手铰链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3982.7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潘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跃进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C11/10;F16P1/04;E06C1/39;E06C7/5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夹手 铰链 结构 | ||
一种防夹手铰链结构,包括带防护板的铰链,可折叠平台梯的工作台面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对带防护板的铰链与两个梯架铰接,所述带防护板的铰链包括上铰链板、下铰链板、防护板和套管,上铰链板的上端与可折叠平台梯的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下铰链板的下端与梯架固定连接,上铰链板的下端、下铰链板的上端和防护板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上铰链板的下端朝向挤压/剪切风险区域设有限位缺口,下铰链板的中部设有限位铆钉,在下铰链板展开到位时,限位铆钉限位在限位缺口内;防护板的下端设有搭钩,搭钩钩扣在限位铆钉的钉身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夹手铰链结构,从而去除了铰链对手部的挤压隐患,使用者的身体得到了有效的防护,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折叠平台梯的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夹手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可折叠平台梯是一种站立面积大,使用方便、两端梯架可折叠存放的登高作业的必需品,当前技术中的平台梯,都需要使用者用手抓住梯架并转动将梯架展开,但有较大比例的产品其铰链在梯架展开时,都存在并暴露有一个挤压面,当梯架将展开到位时,抓住梯架转动的手如果刚好在该挤压面的范围内,使用者的手将受到严重的挤压伤害,对于不熟悉产品的初次使用者,受到伤害的风险将更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伤害隐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夹手铰链结构,从而去除了铰链对手部的挤压隐患,使用者的身体得到了有效的防护,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夹手铰链结构,包括带防护板的铰链,可折叠平台梯的工作台面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对带防护板的铰链与两个梯架铰接,所述带防护板的铰链包括上铰链板、下铰链板、防护板和套管,上铰链板的上端与可折叠平台梯的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下铰链板的下端与梯架固定连接,上铰链板的下端、下铰链板的上端和防护板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上铰链板的下端朝向挤压/剪切风险区域设有限位缺口,下铰链板的中部设有限位铆钉,在下铰链板展开到位时,限位铆钉限位在限位缺口内;所述防护板的下端设有搭钩,搭钩钩扣在限位铆钉的钉身上。
进一步,所述上铰链板的下端、下铰链板的上端和防护板的中部均设有轴孔,螺栓轴依次穿过防护板的轴孔、垫圈、上铰链板的轴孔、下铰链板的轴孔与螺母连接,螺栓轴外套有套管,套管的一端顶触在螺栓轴的头部,其另一端穿过防护板的轴孔、垫圈顶触在上铰链板上,所述套管外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顶触在螺栓轴的头部,其另一端顶触在防护板上。
再进一步,所述防夹手铰链结构还包括防梯架意外折叠锁扣,所述防梯架意外折叠锁扣包括锁扣板,锁扣板的上端铆接有双层铆钉,其下端设有轴孔,该轴孔内穿过套管,大帽头铆钉穿过套管,将锁扣板的下端铰接在梯架上,套管的一端顶触在梯架上,其另一端顶触在大帽头铆钉的帽头上,套管外套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一端顶触在锁扣板上,其另一端顶触在大帽头铆钉的帽头,梯架的上部上设有用于解锁时将双层铆钉的头部扣入的解锁孔,工作台面的端部侧面设有用于上锁时将双层铆钉的头部扣入的上锁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在平台梯打开的过程中,防护板能始终将铰链有挤压和剪切隐患的范围遮挡,手部没有机会被置于风险区域中;防梯架意外折叠锁扣在平台梯展开使用时,能确保梯架不会因使用者一些较大幅度的作业动作造成平台梯晃动导致意外折叠而倒塌,使用者便不会因平台梯倒塌而摔倒受伤;从而能对使用者起到有效的防护;上述结构工艺成熟,装配简单方便,结构效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可折叠平台梯的折叠状态图。
图2是可折叠平台梯的展开状态图。
图3是带防护板的铰链未安装防护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带防护板的铰链安装防护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带防护板的铰链结构的三维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跃进,未经潘跃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3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