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替代石膏的3D打印骨折康复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3685.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0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韦仁;龚莫锋;钟义广;曾维沛;邹金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壶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沈蒙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石膏 打印 骨折 康复 支架 | ||
一种替代石膏的3D打印骨折康复支架,包括第一夹持板、紧定件、第二夹持板和连接管;第一夹持板滑动连接第二夹持板并通过多组紧定件固定连接;第一夹持板的内端面设有第一气囊,第一夹持板内设有第一中空仓;第一中空仓内设有多组排气管、第一输气管和第三输气管;多组排气管在第一夹持板的内端面设有多组第一通气孔;排气管和第一输气管均连接第三输气管;第三输气管的进气端连接用于与循环输送冷热空气的第二输气管;第二夹持板的内端面设有多组第二气囊,第二夹持板内设有第二中空仓;第二中空仓在第二夹持板的内端面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第二中空仓通过连接管连接第一输气管。本发明使用方便能很好的对患者骨折后肢体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替代石膏的3D打印骨折康复支架。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有时会发生;发生骨折后骨上附着的肌肉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因此非常疼痛;骨折的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多采用石膏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固定,石膏固定步骤过于繁琐,石膏透气性差,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都会存在消肿的现象,消肿会使得石膏与骨折处存在一定的间隙,导致肢体后期无法与石膏紧密贴合,影响骨骼后期的愈合;石膏进行拆除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拆除,很不方便,另外使用石膏为一次性产品,不能回收多次使用;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替代石膏的3D打印骨折康复支架。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替代石膏的3D打印骨折康复支架,本发明使用方便能很好的对患者骨折后肢体进行固定,并能提高患者对患者骨折肢体的护理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替代石膏的3D打印骨折康复支架,包括第一夹持板、紧定件、第二夹持板、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连接管;其中,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投影均为扇环;
第一夹持板的外周面对称设有两组第一安装板;每组第一安装板上均设有滑槽;每组滑槽均在第一安装板的侧端面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通孔;第一夹持板内设有第一中空仓;第一中空仓内设有多组排气管、第一输气管和第三输气管;多组排气管和第一输气管沿着第一夹持板的中轴线方向并排分布并连接第一中空仓的内壁;多组排气管在第一夹持板的内端面设有多组第一通气孔;第一输气管在第一夹持板的外端面设有多组排气端口;每组排气端口上均设有第一密封盖;多组排气管和第一输气管均连接第三输气管;第三输气管的进气端连接用于与循环输送冷热空气的冷热交替装置出气端连接的第二输气管;
多组第一气囊沿着第一夹持板的内周方向并排安装在第一夹持板的内周面;其中多组第一通气孔分别位于两组相邻的第一气囊之间;
第二夹持板的外周面对称设有两组第二安装板;每组第二安装板上均设有滑块;每组滑块上均设有螺纹孔;每组滑块分别滑动配合连接每组滑槽;紧定件穿过通孔并螺纹旋入螺纹孔内;第二夹持板内设有第二中空仓;第二中空仓在第二夹持板的内端面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第二中空仓在第二夹持板的外端面设有进气端口;每组进气端口上均设有第二密封盖;其中,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连通状态下,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
多组第二气囊沿着第二夹持板的内周方向并排安装在第二夹持板的内周面;其中多组第二通气孔分别位于两组相邻的第二夹持板之间。
优选的,滑块的横截面形状为T形;滑槽选用T形槽。
优选的,每组第一气囊和每组第二气囊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水层。
优选的,每组连接管均包括管体、两组夹持部和两组紧固部;
每组夹持部均延其中轴线方向设有夹持仓;每组夹持仓均在每组夹持部一端的侧周面设有多组缝隙;
每组紧固部上均设有锥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壶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壶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3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