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降板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83487.6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龙;杨俱玮;白明伟;韩露;张磊;潘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施工 模板 支撑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板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待降板施工的区域外侧支设有主体结构的侧模,该模板支撑装置包括:供置于主体结构的底模上且高度可调的伸缩件;可拆卸地安装于伸缩件的顶部且供固定连接模板的固定件,通过调节伸缩件的高度,以调整模板的底部至底模的距离;以及平行于底模且安装于伸缩件的定位件,该定位件的长度可调,通过调节定位件的长度,使得定位件的端部抵住侧模,以防止伸缩件发生偏移。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降板处成型质量差的问题,稳定地支撑住模板,防止模板变形或发生偏移,提高降板结构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且该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使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用于降板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现浇结构施工过程中,降板处的模板通常采用底部无支撑悬吊的安装方式,然而在混凝土浇筑前,工人需要频繁从降板处通过,容易踩踏模板,使得模板变形,从而导致降板处浇筑成型后尺寸偏差较大,成型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降板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降板处成型质量差的问题,稳定地支撑住模板,防止模板变形或发生偏移,提高降板结构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且该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使用范围广。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板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待降板施工的区域外侧支设有主体结构的侧模,该模板支撑装置包括:
供置于主体结构的底模上且高度可调的伸缩件;
可拆卸地安装于伸缩件的顶部且供固定连接模板的固定件,通过调节伸缩件的高度,以调整模板的底部至底模的距离;以及
平行于底模且安装于伸缩件的定位件,该定位件的长度可调,通过调节定位件的长度,使得定位件的端部抵住侧模,以防止伸缩件发生偏移。
本发明采用一种用于降板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通过调节伸缩件的高度,以调整模板的底部至底模的距离,从而符合降板结构的设计厚度,并从底部支撑住模板,防止工人踩踏模板而导致模板变形,进而通过调节定位件的长度,使得定位件抵住对应的侧模,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伸缩件发生偏移,降板结构成形质量更好,解决了降板处成型质量差的问题,稳定地支撑住模板,防止模板变形或发生偏移,提高降板结构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且该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使用范围广。
本发明用于降板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固定件包括供与模板固定连接的支撑部以及固定于支撑部的底部且向下凸伸的凸伸部;
该伸缩件的顶部开设有与凸伸部相匹配的卡孔,通过凸伸部卡入卡孔中,使得固定件安装于伸缩件的顶部。
本发明用于降板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凸伸部为螺合于支撑部的底部的螺栓,该螺栓远离支撑部的一端截面为非圆形;
该卡孔的截面对应螺栓呈非圆形,通过螺栓插设于卡孔,以使得螺栓与卡孔配合连接。
本发明用于降板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固定件还包括安装于支撑部的底部的底座,该底座呈倒锥形,且凸伸部对应穿过底座。
本发明用于降板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模板为方钢;
支撑部包括供安装于伸缩件的顶部的底板、一端竖直连接于底板的顶面的侧板以及垂直连接于侧板的另一端且与底板相对的顶板,通过模板置于底板上,使得侧板与模板对应的侧部相贴合,且顶板与模板的顶面相贴合,从而固定模板于支撑部。
本发明用于降板施工的模板支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支撑装置设置于模板的转角处;
该支撑部的侧板对应设置有两块,且两块侧板相互垂直呈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3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