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叶玉簪试管苗保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2947.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2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玲;张金梅;李洋;卢新雄;辛霞;尹广鹍;何娟娟;刘运霞;黄雪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00 | 分类号: | A01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征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叶 玉簪 试管 保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叶玉簪试管苗保存方法,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花叶玉簪试管苗保存方法包括将试管苗接入保存培养基中,所述保存培养基为含有甘露醇、脱落酸和矮壮素的MS培养基。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将花叶玉簪试管苗保存6个月,保存后材料存活率为100%,且植株恢复培养后表型稳定,不发生退化和变异。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克服了现有保存方法保存时间短、保存后表型容易发生变异的缺点,是一种中长期安全、稳定可靠、简单有效的保存花叶玉簪种质资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花叶玉簪试管苗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花叶玉簪(Hosta plantaginea)为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著名观叶植物玉簪的变种,对吸光花卉有极强的互补性,是园林绿化的优良品种。花叶玉簪株丛紧密,叶卵形至心形,有黄色条斑,栽培品种非常多,叶形、叶色和株型差异很大,绿者青翠、蓝者幽幽,似雾似纱、俊秀典雅,绚丽多彩的叶片呈现出魔幻般的渐变色彩。在世界玉簪属新品种的培育热潮中,花叶玉簪因其叶色独特而在一众玉簪品种中脱颖而出。因而,花叶玉簪已经成为极具科研价值和开发前景的野生花卉和药用植物。野生玉簪属植物常常会面临病原菌的侵害,导致其叶枯、基烂甚至全株死亡,还会遭受病毒的侵袭。因此,基于品种优培、资源利用以及推进我国花卉经济产业发展的长远目的,玉簪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则至关重要。
花叶玉簪种质资源目前主要采用非原生境保存中的田间圃位保存和试管苗保存。田间圃位保存时,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种质消失。如地下根茎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使病毒大量积累,导致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另外,城市土地开发、环境改变也严重威胁花叶玉簪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试管苗保存虽然具有占地面积小、不易受自然灾害和病原菌影响以及人力、财力投入少、便于种质资源交换及运输等优点,但需要频繁继代更新,且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后面临发生退化现象或产生变异等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存时间延长,保存后的试管苗表型稳定的花叶玉簪试管苗保存方法。
本发明的保存方法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保存期短,需要频繁继代更新,而多次继代培养又容易导致试管苗退化或发生变异的问题提出的一种能弥补现有技术不足的花叶玉簪试管苗保存方法。
本发明针对花叶玉簪试管苗的生理特点和生长特性,研发了一种特别适于保存花叶玉簪试管苗的培养基,该培养基的配方是:MS培养基中添加甘露醇、脱落酸和矮壮素。进一步地,该培养基还含有蔗糖。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培养基为:MS+(50±2.5)g/L蔗糖+(10±0.5)g/L甘露醇+(0.5±0.025)mg/L脱落酸+(10±0.5)mg/L矮壮素+0.7%琼脂,pH5.8。
优选地,所述培养基为MS+(50±2)g/L蔗糖+(10±0.25)g/L甘露醇+(0.5±0.02)mg/L脱落酸+(10±0.3)mg/L矮壮素+0.7%琼脂。
更优选地,所述培养基为MS+50g/L蔗糖+10g/L甘露醇+0.5mg/L脱落酸+10mg/L矮壮素+0.7%琼脂,pH5.8。
在原生质体的再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加甘露醇,维持细胞膜内外渗透压平衡,提高渗透压,防止水分渗入细胞内部造成细胞破裂。甘露醇在培养基中主要用于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和发挥自由基清除剂的作用。有资料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一些高渗化合物,如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等,是一种常用的缓慢生长保存手段,常规保存培养基中推荐的甘露醇适宜浓度为2%-3%。本发明发现在本发明的培养基中,甘露醇用量为0.95%-1.05%的情况下,特别是1%的甘露醇能将花叶玉簪的保存期延长至6个月,且保存后材料存活率为100%,且植株恢复培养后表型稳定,不发生退化和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2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