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82442.7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甘振华;包琴;邹复民;熊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00;C12Q1/6837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唐燕玲 |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 芯片 自动化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试剂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杂交温控组件、移液组件、移动导轨和杂交清洗组件;所述杂交温控组件包括基因分型芯片容器,所述基因分型芯片容器内可水平放置基因分型芯片膜条;所述移液组件包括设置在同一直线方向上依次排列的针头抛弃窗、针头转盘、PCR产物中转盘和图像获取装置;所述杂交清洗组件包括加液机构和杂交清洗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快速、方便的吸取和加样。本发明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实现自动杂交与检测,保证检测步骤的连续性,人工介入工作量较小,并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试剂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临床进行DNA检测的主要方法为实时荧光PCR与杂交捕获法,PCR-膜杂交法采用基因扩增技术及导流杂交原理,通过反向点杂交检测扩增产物与包被有型特异性探针膜杂交结果,再用碱性磷酸酶系统定性检测,从而对基因型进行分型检测分析,对于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PCR-反向点杂交法的基因分型芯片通常采用样品提取-PCR放大-恒温杂交-可见光判读的方法,人工介入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连续进行的,减轻人工工作量的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杂交温控组件、移液组件、移动导轨和杂交清洗组件;
所述杂交温控组件包括基因分型芯片容器,所述基因分型芯片容器内可水平放置基因分型芯片膜条;
所述移液组件包括设置在同一直线方向上依次排列的针头抛弃窗、针头转盘、PCR产物中转盘和图像获取装置;所述移液组件还包括移液导轨,所述滑动连接在移液导轨上的移液针,所述移液针在移液导轨上滑动经过针头抛弃窗、针头转盘和PCR产物中转盘;
所述杂交清洗组件包括加液机构和杂交清洗机构;所述加液机构包括多个容器和加液板;所述多个容器包括杂交A液容器、杂交B液容器、杂交C液容器、杂交D液容器和蒸馏水容器;所述杂交A液容器、杂交B液容器、杂交C液容器、杂交D液容器和蒸馏水容器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加液通道与加液板上对应的加液出口连通;所述杂交清洗机构包括杂交清洗容器,所述加液板的加液出口用于向杂交清洗容器中加液;
所述杂交温控组件在移动导轨上滑动并经过图像获取组件和杂交清洗容器。
优选的,上述的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中,所述杂交A液容器、杂交B液容器、杂交C液容器、杂交D液容器和蒸馏水容器各自对应的每个加液通道上设置有蠕动泵和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用于预热或预冷加液通道中的液体。
优选的,上述的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中,所述加液机构还包括杂交加液导轨,所述加液板滑动连接在杂交加液导轨上,所述加液板在杂交加液导轨上滑动并经过杂交清洗容器。
优选的,上述的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中,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包括3组CMOS摄像系统,所述CMOS摄像系统的镜头位置设有TEC冷却部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使用时,先将PCR产物滴入PCR产物中转盘的小试管,并在杂交温控组件内放置基因分型芯片,同时准备好杂交显色所需要的反应液体之后,以后的检测步骤就可以都在检测系统上进行,可以实现快速、方便的吸取和加样。本发明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实现自动杂交与检测,保证检测步骤的连续性,人工介入工作量较小,并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基因分型芯片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杂交温控组件位于图像获取装置下方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2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