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机组二输入平衡功能块连接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2210.1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卫东;李晓博;宋美艳;田爽;李亚都;常威武;丁伟;袁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 机组 输入 平衡 功能块 连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二输入平衡功能块连接结构及方法,该二输入平衡功能块连接结构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交换机、控制器、模拟量输入模件、模拟量输入端子板、模拟量输出模件、模拟量输出端子板、开关量输入端子板、开关量输入模件、开关量输出模件和开关量输出端子板;该结构清晰简单,支持同步跟踪模式、第一路跟踪模式、第二路跟踪模式和两路非跟踪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四种工作模式之间可以依据输入条件进行切换,完成两路模拟量输入的平衡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机组二输入平衡功能块连接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火电机组发电过程中包含许多双路配置设备的出力关联调节,实现总量控制,例如送风机A和送风机B的控制,引风机A和引风机B的控制,一次风机A和一次风机B的控制等。这些控制工艺需要在满足总出力的要求下,能够在两个运行的设备之间根据一台的出力,动态调节另一台的出力,同时完成两路设备在手动和自动之间及时切换,此种控制工艺和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完备性、均衡性和实时性对机组的运行控制至关重要。如果控制方法和步骤不合理,往往会导致发电机组停机,严重的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重大安全事故。所以火电厂对两路设备的运行和操作方法非常重视。目前机组对这些设备的控制复杂,手自动切换繁琐,可靠性不高,操作灵活性不高,并且运行界面复杂,具有潜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二输入平衡功能块连接结构和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机组二输入平衡功能块连接结构及方法,该结构清晰简单,支持同步跟踪模式、第一路跟踪模式、第二路跟踪模式和两路非跟踪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四种工作模式之间可以依据输入条件进行切换,完成两路模拟量输入的平衡控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电机组二输入平衡功能块连接结构,包括工程师站11、操作员站12、交换机10、控制器9、模拟量输入模件3、模拟量输入端子板1、模拟量输出模件8、模拟量输出端子板6、开关量输入端子板2、开关量输入模件4、开关量输出模件7和开关量输出端子板5;工程师站11和操作员站12与交换机10之间通过以太网线连接,控制器9和交换机10之间通过以太网线连接,模拟量输入模件3与控制器9之间通过标准CAN总线连接,模拟量输出模件8与控制器9之间通过标准的CAN总线连接,开关量输入模件4与控制器9之间通过标准的CAN总线连接,开关量输入模件7与控制器9之间通过标准的CAN总线连接;模拟量输入端子板1和模拟量输入模件3通过标准的DB37线连接,模拟量输出模件8和模拟量输出端子板6通过标准的DB37线连接;开关量输入模件7和开关量输出端子板5通过标准的DB37线连接,开关量输入端子板2和开关量输入模件4通过标准的DB37线连接。
所述模拟量输入端子板1包含8个输入通道,每个输入通道包含两个接线柱,一个为正极接线柱,一个为负极接线柱,提供两线制模拟量信号接入。
所述模拟量输出端子板6包含8个输出通道,每个输出通道包含两个接线柱,一个为正极接线柱,一个为负极接线柱,对外提供两线制模拟量信号输出。
所述开关量输入端子板2包含16个输入通道,每个输入通道包含两个接线柱,一个为正极接线柱,一个为负极接线柱,提供开关量信号接入。
所述开关量输出端子板5包含16个输出通道,每个输出通道包含两个接线柱,一个为正极接线柱,一个为负极接线柱,对外提供开关量信号输出。
所述火电机组二输入平衡功能块连接结构的两模拟量输入选择方法,具体如下:
工程师站11和操作员站12提供二输入平衡功能块的使用接口,包括在线命令和离线组态两种;工程师站执行在线命令和离线组态两种操作,操作员站仅能执行在线命令操作;
二输入平衡功能块在线命令支持如下操作,设置输出上限OutHigh和输出下限OutLow,设置质量传递标志QualityPas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2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