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脑电数据的危险交通场景辨识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81608.3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3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谭墍元;毕蕊;邹迎;李倩;郭伟伟;敏玥;王越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A61B5/18;A61B5/00;G06F30/20;G06Q10/06;G08G1/01;G08G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李亚东 |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危险 交通 场景 辨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脑电数据的危险交通场景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交通场景,获取刺激对象和实验变量;
通过刺激对象和实验变量完成对驾驶员的驾驶测试,获取预设时长内驾驶员包含脑电信号的EEG数据;
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去除脑电信号中的信号噪音;
对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提取特征指标,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得到具有显著性的特征指标;
计算具有显著性的特征指标的功率谱密度的预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辨识交通场景的危险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数据的危险交通场景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脑电信号中的信号噪音,包括陷波和带通滤波去噪、基于I CA法的眼电去噪、实验变量刺激段数据提取、基线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数据的危险交通场景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提取特征指标,包括:从EEG数据提取出若干节律波的功率谱密度作为特征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脑电数据的危险交通场景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EEG数据提取出若干节律波的功率谱密度作为特征指标,包括:从脑电信号中分别提取出α波、β波、θ波、δ波,四种节律波的功率谱密度作为全脑平均功率谱密度的特征指标:
其中,fup表示节律波对应的频率上界,fdown表示节律波对应的频率下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脑电数据的危险交通场景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得到具有显著性的特征指标,包括:
提取全脑α波、β波、θ波、δ波,得到4个特征指标;
将脑通道按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划分为四个脑区,分别对四个脑区提取脑电δ波、θ波、α波和β波的功率谱密度,得到16个特征指标;
采用功率谱估计方法分析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脑电信号,
其中,所述AR功率谱估计模型为:
AR功率谱估计模型中的阶数p使用代价函数进行估计,-jtw为复指数信号,AR功率谱估计模型的系数cpi和σ2使用Burg算法进行求取,使AR模型前后项预测误差的功率之和为最小;
采用正态性检验对采集到的特征指标的P(w)差异性进行检验分析;
对P(w)服从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要求的特征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P(w)不服从正态分布或不满足方差齐性要求的特征指标进行非参数方差分析;
确定P(w)小于预设值的特征指标为具有显著性的特征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未经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16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