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场禁止进入排灯控制方法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0663.0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6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灏;蒋李;麻晓丹;陈飞;杨小龙;袁肖钟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47/105 | 分类号: | H05B47/105;H05B47/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场 禁止 进入 控制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场禁止进入排灯控制系统以及方法,该系统中灯具控制单元通过依次连接的EMI保护电路、DC/DC转换单元以及灯具驱动单元连接机场禁止进入排灯;灯具控制单元还通过通信单元连接主控单元;EMI保护电路还通过光级检测电路连接主控单元;灯具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解析确认机场禁止进入排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或者第二工作模式;在确认为第一工作模式时,主控单元根据检测结果控制输出第一目标光级对应的驱动电流至机场禁止进入排灯;在确认为第二工作模式时,主控单元根据通信单元对通信命令的解调数据,控制输出第二目标光级对应的驱动电流至机场禁止进入排灯、点亮或者熄灭机场禁止进入排灯。本发明能降低施工成本并提升通信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场禁止进入排灯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机场客流量持续增多、航班架次不断攀升、机场改建扩建、多跑道同时运行,跑道入侵事件也愈加频发,已严重威胁机场场面的运行安全。机场助航灯光系统作为保障飞机在夜间、低能见度或者其它复杂运行条件下,进行正常的起飞、着陆、滑行的必要目视助航系统,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飞机起降安全,也是保障机场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国际民航组织从2013年起推荐机场使用禁止进入排灯来降低机场运行过程中跑道入侵的发生概率,近些年陆续有运行机场启动禁止进入排灯的部署。目前运行机场部署禁止进入排灯均沿用现有机场助航灯光系统部署方式。现有具备单灯监控的机场助航灯光系统中一般包括供电电源(交流恒流调光器),一、二次电缆,助航灯具,隔离变压器,每个助航灯对应的监控器,以及用于向监控器发送或接收通信信号的主监控器。监控器采用窄带电力载波方式,经过隔离变压器后信号质量严重衰减,导致通信可靠性不高。此外,现有禁止进入排灯采用交流2.8A-6.6A交流供电、五级电流调光模式,面临着一次电缆供电回路敷设施工成本极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场禁止进入排灯控制方法以及系统,以降低施工成本并提升通信可靠性。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场禁止进入排灯控制系统,包括:灯具控制单元以及灯具驱动单元,所述灯具控制单元通过灯具驱动单元连接机场禁止进入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驱动单元包括:EMI保护电路、光级检测电路、DC/DC转换单元、主控单元、灯具驱动单元以及通信单元;
所述灯具控制单元通过依次连接的EMI保护电路、DC/DC转换单元以及灯具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机场禁止进入排灯;所述灯具控制单元还通过所述通信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EMI保护电路还通过所述光级检测电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灯具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用于控制机场禁止进入排灯显示状态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解析确认机场禁止进入排灯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或者第二工作模式;
在确认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灯具控制单元确认机场禁止进入排灯的第一目标光级,进而输出所述第一目标光级对应的直流电压至所述EMI保护电路;所述光级检测电路检测所述EMI保护电路的输出电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输出所述第一目标光级对应的驱动电流至所述机场禁止进入排灯;
在确认为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灯具控制单元输出预设的恒定直流电压以及通信命令;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通信单元对所述通信命令的解调数据,控制输出第二目标光级对应的驱动电流至所述机场禁止进入排灯、点亮或者熄灭所述机场禁止进入排灯。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单元包括滤波电路和调制解调单元,所述灯具控制单元通过依次连接的屏蔽双绞电源线、所述滤波电路以及调制解调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调制解调单元用于对所述通信命令进行解调,所述主控单元根据解调数据控制输出第二目标光级对应的驱动电流至所述机场禁止进入排灯、点亮或者熄灭所述机场禁止进入排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