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显示屏面罩贴合方法及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80368.5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袁贤阳;张金刚;张世诚;李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汤星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显示屏 面罩 贴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显示屏面罩贴合方法及治具,包括,提供一金属底座,将热熔胶膜铺设在金属底座上;将显示模组与面罩预装配得到预装模组,将预装模组倒扣放置到热熔胶膜上;提供一密封框,将密封框罩设所述预装模组,使得预装模组处于密闭空间;加热所述金属底座。本发明提供的LED显示屏面罩贴合方法通过流动的热熔胶膜挤压面罩使其向显示模组的灯缝底部移动以提高面罩与显示模组之间的粘接强度,使面罩与显示模组之间更加紧密的贴合,减少LED显示屏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屏幕翘曲的几率,保证LED显示屏的长期稳定工作,同时提升了面罩与显示模组的贴合效率,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LED显示屏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显示屏面罩贴合方法及治具。
背景技术
在LED显示屏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LED显示屏的精度越来越高,像素间距2.0mm以下的产品已经大规模普及,为了消除LED显示屏模组之间的色差同时提高LED显示屏的对比度,通常在LED显示屏模组的表面贴合黑色的面罩。
对于像素间距2.0mm以下的LED显示屏产品,由于面罩贴合到灯板上后,面罩的高度低于灯板上的LED灯珠的高度,即灯板上的LED灯珠的远离灯板的端面显露在面罩外,因此,无法采用机器或设备从LED灯珠的正面去压扣面罩的方式来将面罩组装或贴合到灯板上。
现有的面罩一般采用人工贴合,这种贴合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贴合时由于无法对面罩施加足够大的压力导致面罩与显示模组之间的粘接强度不够,因此在后期使用过程中LED显示屏会出现面罩翘曲等问题影响LE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大LED显示屏模组与面罩贴合强度的LED显示屏面罩贴合方法及治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ED显示屏面罩贴合方法,包括,提供一金属底座,将热熔胶膜铺设在所述金属底座上;将显示模组与面罩预装配得到预装模组,将所述预装模组倒扣放置到所述热熔胶膜上;提供一密封框,将所述密封框罩设所述预装模组,使得所述预装模组处于密闭空间;加热所述金属底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具,用于实施上述LED显示屏面罩贴合方法,所述治具包括加热平台、设置在所述加热平台上的金属底座及设置在所述金属底座上的密封框,热熔胶膜及预装模组叠放在所述金属底座上,所述密封框将所述热熔胶膜及所述预装模组容纳在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热熔胶膜在高温下熔化变为熔融态时具有流动性的特性,通过显示模组的自重或真空加压环境使预装有面罩的显示模组靠近热熔胶膜,使热熔胶膜流动挤压面罩使面罩向显示模组的灯缝底部移动,达到使面罩与显示模组紧密贴合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LED显示屏面罩贴合方法通过流动的热熔胶膜挤压面罩使其向显示模组的灯缝底部移动以提高面罩与显示模组之间的粘接强度,使面罩与显示模组之间更加紧密的贴合,减少LED显示屏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屏幕翘曲的几率,保证LED显示屏的长期稳定工作,同时提升了面罩与显示模组的贴合效率,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LED显示屏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LED显示屏面罩贴合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治具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显示模组;2、面罩;3、热熔胶膜;4、加热平台;41、抽真空孔;5、金属底座;6、密封框;61、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