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四面体过渡金属硫化物Cu2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0343.5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6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任晶;张发;任瑞鹏;樊泽文;吕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翟冲燕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四面体 过渡 金属 硫化物 cu base sub | ||
本发明属新能源技术领域,为解决过渡金属硫化物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时,固有体积膨胀效应和导电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中空四面体过渡金属硫化物Cu2MoS4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铜盐水浴共沉淀方法合成四面体Cu2O固体前驱体,所得Cu2O固体与硫源混合,利用溶剂热法、得到中空四面体过渡金属硫化物Cu2MoS4锂电池负极材料。所得中空结构过渡金属硫化物,能为其体积膨胀提供缓冲空间,同时保证较高的比容量;在0.2 A/g的初始首圈比容量为1135 mAh/g,首圈库伦效率为101%,循环250次以后,依然保持875 mAh/g的比容量。工艺简单、安全、成本低、可重复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空四面体过渡金属硫化物Cu2MoS4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长的使用寿命、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产品中,并已成为混合电动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然而,对于其负极材料,商业石墨表现出非常低的容量(375 mAh/g)。目前的合金化反应(Sn、P、SnO2等)、脱嵌机制(碳材料)和转化反应(ZnO、CoS等)类型的负极材料表现出高容量,但循环和倍率性能差。因此,迫切需要找到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长寿命和高倍率性能的负极材料。
在诸多电极材料中,过渡金属硫化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它们备受关注,具有储能,电催化,太阳能和电子等方面的应用。过渡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因其多种氧化态(多硫化锂)和配位多面体的存在使其能够可逆地嵌入脱出碱金属阳离子,具有比较高的电化学容量,因此被视为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基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离子电池体系已被广泛研究。
通过设计构筑、结构优化、机理研究等方面已提出一些解决电子电导率低、循环衰减快的方法,然而大部分方法仅仅只是针对电极材料的单一特性,如何全面的提升电极材料的各项指标仍存在很大挑战,进一步探索基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电极材料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过渡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制备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中空四面体过渡金属硫化物Cu2MoS4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合成过程简单可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空四面体过渡金属硫化物Cu2MoS4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铜盐通过水浴共沉淀的方法合成四面体Cu2O固体前驱体,将得到的Cu2O固体与硫源混合,采用溶剂热法,反应完成得到中空四面体过渡金属硫化物Cu2MoS4锂电池负极材料。
所述Cu2O固体前驱体的具体合成方法为:0.01mol/L的氯化铜水溶液置于水浴锅中,磁力搅拌下,升温至60℃;然后将2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逐滴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氢氧化钠与氯化铜摩尔比为1:2,溶液由绿色变为黑色;持续反应30min;0.59mol/L的抗坏血酸水溶液20mL加入到上述正在搅拌的反应溶液中,溶液由黑色逐步变为红褐色,反应持续1-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去离子水、乙醇反复清洗、离心,得到沉淀物,真空干燥8h即为四面体Cu2O固体前驱体。
优选:磁力搅拌转速为85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3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