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制冰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80257.4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5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远;候本才;刘军;高惠润;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C3/02 | 分类号: | F25C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制冰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可移动制冰体系包含可移动室外冷源装置、可移动定压补水装置、分别连接于可移动室外冷源装置上和可移动定压补水装置上的装配式输送装置、连接于装配式输送装置下游的制冰分配管系统、连接于制冰分配管系统下游的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以及连接于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上的制冰管。本发明通过可移动室外冷源装置和可移动定压补水装置的可移动设置,便于随时根据需要布置机组或移走运输;通过模块化制冰段的设置,利于适应临时制冰需求,便于批量制作、节省施工时间和存运空间;通过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的设置,利于批量生产和便捷安装,且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利于移动和搬运,可极大的节省施工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冰场制冰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制冰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冰上场馆建设均为永久型,初始建设费用巨大,同时具有业态单一,闲置时设备均无法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投资和消减了场馆的利用效率。对场馆进行多业态转换,可有效的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减少运行成本。场馆多业态转换同时花费最小的代价。传统的,冰上运动场馆多采用制冰排管预埋在混凝土楼层中的方式,需要配套多个工艺层(如混凝土找平层、加热管及混凝土浇注或填沙层、防水层,保温层,制冰管及混凝土保护层),组成完成整的制冰工艺需求。但在非冰上场馆如需制做临时冰场施工以上各种工艺层,会造成施工过程复杂,对施工现场改动大、工期长,且拆迁冰场后材料无法可持续利用,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因此,需提供一种可移动制冰体系通过技术措施克服老旧场馆向冰场业态转换的问题,并具有适应性强和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制冰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用以临时性场馆或老旧场馆中制冰时的体系性建设、制冰模块的便捷安装、快速施工以及可移动可重复使用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制冰体系,包含可移动室外冷源装置、可移动定压补水装置、分别连接于可移动室外冷源装置上和可移动定压补水装置上的装配式输送装置、连接于装配式输送装置下游的制冰分配管系统、连接于制冰分配管系统下游的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以及连接于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上的制冰管。
进一步的,可移动室外冷源装置包含冷源装置箱式框架、连接于冷源装置箱式框架底部的冷源装置框架底座、连接于冷源装置箱式框架内部的风冷冷凝器、中低温压缩机、第一储液罐、循环泵、蒸发器和冷媒集分管以及冷源装置箱式框架上的第一检修门;
所述风冷冷凝器位于冷源装置箱式框架内顶部且呈多组设置,风冷冷凝器下方连接冷媒集分管、冷媒集分管下方分别连接中低温压缩机和第一储液罐;低温压缩机和第一储液罐分别连接下方蒸发器,蒸发器再连接循环泵,蒸发器和循环泵分别连接装配式输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定压补水装置包含补水装置箱式框架、连接于补水装置箱式框架底部的补水装置框架底座、连接于补水装置箱式框架内部的第二储液罐、气压罐、定压补水泵和联通管线以及连接于补水装置箱式框架上的第二检修门;
所述第二储液罐和气压罐均通过联通管线与装配式输送装置连接,且第二储液罐和气压罐分别与装配式输送装置间连接有定压补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输送装置分别连接于可移动室外冷源装置和可移动定压补水装置下游的冷源供回水阀门表具组合、连接于冷源供回水阀门表具组合下游的输送管线、连接于输送管线下游的供回联通管和管线控制阀门组;
所述输送管线长向上间隔设置有管线临时支架且在建筑外墙处进行穿接;所述供回联通管包含在输送管线上连接的联通阀门和管线变径。
进一步的,所述冷源供回水阀门表具组合包含连接于可移动室外冷源装置和可移动定压补水装置下游的转接管线、连接于转接管线上的温度阀、第一压力及泄水阀和排气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