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气象环境要素监测的智能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0091.6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珊;司梦实;王志远;闫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珊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张串串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象 环境要素 监测 智能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象环境要素监测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气象环境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监控终端;本发明的地面气象环境监测设备的数据采集器集成有光照强度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及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综合、全面的采集环境单元内的各项气象环境参数,提高了监测设备的工作效率、节约了气象环境参数监测成本、节省了数据采集器所占用的环境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象监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气象环境要素监测的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地面气象环境监测及预警能够对环境单元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空气流通情况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并在参数异常时进行预警。地面气象环境参数的监测及预警对提高环境控制的精确度、节约能源、提高环境的管理水平、提高环境单元内农林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并最终提高环境单元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农林作物生产自动化、高效化、优质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现有的气象环境监测系统普遍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目前现有的监测设备所使用的数据采集装置功能单一、扩展性差、采集数据单一,不能满足同时采集多项气象环境数据,因此不能使用数据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控制,导致监测系统整体的工作效率较低。(2)为了能采集环境单元内的多个气象环境参数,需要在环境单元内布置多个分别采集不同参数的数据采集传感器,多个数据采集传感器的使用占用了大量环境空间,造成空间资源浪费,多个因子数据采集分析需要进一步同步处理,也对环境分析造成不便,且导致气象环境监测投入成本过高。(3)气象环境监测系统主要采用有线方式实现各装置间的信息传输,且使用市电、农电给各装置供电,对数据线路和电力线路依赖性大。采用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气象环境监控系统组网速度慢且不够灵活,且功能可扩展性和数据采集器布置的灵活性差。这种有线传输及供电方式使环境单元内的信号线和动力线交织在一起,可靠性降低,安装维护不方便。同时由于数据采集器的传感器大多通过微电压进行数据采集,过长的线缆铺设会导致数据的误差较大。(4)环境单元内数据采集器数量少、分布密度小,在每个采集点只能检测局部环境的单一环境数据,导致气象环境监测设备的数据采集量小、精度低。(5)不能对所采集的环境单元的环境参数进行有效的远程实时监控,不能保存、管理大量的历史数据,难以实现历史数据追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气象环境监测系统采集数据单一、组网速度慢、布置灵活性差、无法实时监控数据的问题,特提供一种用于气象环境要素监测的智能监控系统。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气象环境要素监测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气象环境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监控终端;
所述气象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地面信息采集器、地下信息采集器、空中信息采集器,
所述地面信息采集器包括微处理器、光照强度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以及供电组件,
所述地下信息采集器包括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地下信息采集器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并由供电组件供电,
所述空中信息采集器包括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所述空中信息采集器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并由供电组件供电;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设置在气象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内的无线传输模块、设置在中央处理模块内信号接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有线传输模块以及设置在监控终端的信号接收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及云服务器。
所述监控终端包括计算机和手持类智能终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供电组件包括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珊,未经王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