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型齿轮端部齿牙的回环式耐磨度测试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80064.9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3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鸿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型 齿轮 端部齿牙 回环 耐磨 测试 设备 | ||
1.一种运动型齿轮端部齿牙的回环式耐磨度测试设备,包括测试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底板(2)上端固定连接有背板(1),所述背板(1)其中一个端面传动连接有轮回测试环(3),所述轮回测试环(3)内侧设有位移传感器(4),所述位移传感器(4)安装在背板(1)上,且位移传感器(4)与控制轮回测试环(3)传动的组件信号连接,所述轮回测试环(3)内壁连接有多个动态测试板,所述背板(1)端面通过电动转轴连接有多个测试杆(5),多个所述测试杆(5)表面均卡接有齿轮,多个所述齿轮分别与多个动态测试板相匹配,所述动态测试板靠近轮回测试环(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置导向板(82),所述轮回测试环(3)内壁镶嵌有内嵌导向板(81),所述内嵌导向板(81)和外置导向板(82)相互吸附,所述动态测试板包括吸附底板(71)和多个内续测试牙(72),多个所述内续测试牙(72)与吸附底板(71)固定连接,且多个内续测试牙(72)与齿轮表面的齿牙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齿轮端部齿牙的回环式耐磨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回测试环(3)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6),两个所述限位环(6)分别位于动态测试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齿轮端部齿牙的回环式耐磨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导向板(81)和外置导向板(82)均为磁性材质,且二者相互靠近的一端的磁极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齿轮端部齿牙的回环式耐磨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底板(71)由弹性材质制成,且吸附底板(71)截面为远离轮回测试环(3)内壁拱起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齿轮端部齿牙的回环式耐磨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续测试牙(72)外端固定连接有外强化测试层,所述外强化测试层包括与内续测试牙(72)固定连接的通透夹层(92)以及与通透夹层(92)固定连接的测试磨片(91),所述通透夹层(92)和测试磨片(91)从内向外依次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齿轮端部齿牙的回环式耐磨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透夹层(92)为多孔网状材质,所述吸附底板(71)内部设置有内贯通补强层,所述通透夹层(92)靠近吸附底板(71)的端部与内贯通补强层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齿轮端部齿牙的回环式耐磨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贯通补强层包括开凿在吸附底板(71)内的内补强腔(101)以及多个转移通道(102),多个所述转移通道(102)位置分别与通透夹层(92)相对应,所述内补强腔(101)内部填充有补强球(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齿轮端部齿牙的回环式耐磨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球(11)包括包裹外层(1101)和放置在包裹外层(1101)内部的补强颗粒(1102),所述包裹外层(1101)与补强颗粒(1102)之间的空隙填充有胶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齿轮端部齿牙的回环式耐磨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颗粒(1102)外表面呈现无直棱角的不规则状,且补强颗粒(1102)表面设有粗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齿轮端部齿牙的回环式耐磨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外层(1101)采用硅橡胶材质制成,且包裹外层(1101)厚度为0.5-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鸿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鸿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0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