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79336.3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朱阳光;朱成成;齐海霞;刘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乐透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00;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孙永刚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生物 载体 材料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制备方法是:取硫酸亚铁100~300份、双氧水50~200份、硅藻土10~50份充分混匀,调节pH至7~10,反应温度为30~80℃,搅拌反应时间为30~60分钟,沉淀12~24小时后再进行烘干,超细研磨制得磁性微生物载体材料。本发明的处理剂磁性微生物载体材料,环保、用于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制备流程简单,利用磁性可以提高生化时固液分离效率,改善各种污染水源的出水水质,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是将含有代谢活性的微生物污泥与工业废水混合搅拌并施予曝气,降解去除有机污染物,从而有效净化废水。现有生化处理技术采用的活性污泥存在生物降解效率低、泥量高、适应性差以及菌泥膨胀等缺点。针对天然形成的污泥进行改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入生物载体,用以支持微生物的生长增殖,同时优化吸附和沉降特性。常见的污泥载体为惰性天然或人工高分子材料,通过改性后形成结合污泥的多孔载体。它们存在可控性差、成本高以及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研发具有吸附性强、生物相容性好积极性高的可回收再重新利用的微生物载体材料对于生物环保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解决现阶段污水生化处理载体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磁性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采用下述步骤:
取硫酸亚铁和硅藻土加入双氧水中分散均匀,调节pH 7~10,反应温度为30~80℃,搅拌反应30~60分钟,转速为100~300rpm;获得沉淀后再进行烘干、超细研磨制得磁性生物载体材料。
优选的,所述硫酸亚铁、硅藻土、双氧水按以下重量份数:硫酸亚铁100~300份、双氧水50~200份、硅藻土10~50份;更优选的,按以下重量份数:硫酸亚铁200份、双氧水200份及硅藻土50份;优选的反应条件为:调节pH为8,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间40分钟,搅拌转速为150rpm。
优选的,所述反应结束后,过滤获得沉淀后利用磁场吸附含有磁性的固体,再进行烘干。所述磁场为普通铁氧体或钕铁硼磁铁等的磁场,当然也可以采用电磁铁,磁场强度0.1T-1.5T为佳。
进一步的,烘干后熔融混合均匀挤出切粒得到磁性生物载体母粒。
再进一步的,可将所述磁性生物载体母粒经过重压研磨式粉碎机研磨成磁性生物载体颗粒。
更进一步的,磁性生物载体颗粒粒径为0.16~0.315mm。
本发明上述所述制备可获得磁性生物载体材料。所述磁性生物载体材料可在污水生化处理中用于负载微生物而应用。
本发明所述材料是以硫酸亚铁、双氧水反应及硅藻土混合反应的磁性交联产物。通过上述所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而获得的磁性生物载体材料可用于污水生化处理以提升出水水质。本发明磁性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即反应产物本身(磁性纳米氧化铁)并不具有很强的吸附性,但其具有或提供磁性。制备方法中通过调节参与反应的氧化还原物的比例可控制氧化速度从而得到粒径合适的氧化铁材料,同时反应原料硅藻土也被氧化还原反应改性使得反应产物更适合用于细菌的负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生物载体材料为具磁性的硅基生物载体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乐透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乐透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9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橡胶垫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负离子墙布生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