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放环境的集探捕放养功能的鱼类行为研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9211.0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2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孙铭帅;陈作志;孙志伟;张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C23/06 | 分类号: | G08C23/06;H04N7/18;G01S15/96;A01K61/10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王储 |
地址: | 510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 环境 集探捕 放养 功能 鱼类 行为 研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放环境的集探捕放养功能的鱼类行为研究系统,包括:相对设置在水域内的悬浮探鱼装置和光诱网,所述悬浮探鱼装置包括密封的玻璃导管、连接在玻璃导管上方的浮板和连接在玻璃导管下方的坠体,所述玻璃导管竖直设置,所述玻璃导管内设置轮车,所述轮车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导轮,每组导轮的轮面均紧贴所述玻璃导管内壁,所述轮车上设置探鱼器;所述玻璃导管内壁设置有沿所述玻璃导管轴线延伸的两条海绵条,每组导轮对应的紧贴在一条海绵条上,所述光诱网包括网体以及分布在网体上的若干根光纤,若干根光纤分为横组光纤与竖组光纤,横组光纤内的若干根光纤平行间隔分布,竖组光纤内的若干根光纤平行间隔分布;横组光纤的一端均汇集在一起形成第一束端,所述第一束端设置有第一光源,竖组光纤的一端汇集在一起形成第二束端,第二束端设置有第二光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行为研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开放环境的集探捕放养功能的鱼类行为研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处于对环境的保护以及维持世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鱼类行为的研究进一步加深,目的是为了研制高效、环保的友好型渔具,鱼类行为是指鱼类进行的各种运动,是鱼类对外界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的外在反应,包括摄食、生殖、呼吸灯运动,鱼类行为研究一般从鱼类的定向、信号系统、各种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高级神经作用以及复杂的行动方式的特性出发,在湖泊、河流海洋等环境中分布着各种鱼类,在捕获各种鱼类时,需要通过探鱼器来探测鱼类的情况,如在各种水文环境下或水深条件下,鱼类的分布情况以及其行为,甚至是群鱼行为,以及群鱼分布情况,早期对鱼类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小个体替代鱼种在实验室里观测,观测的设备、方法相对简单,随着计算机技术、水下摄影技术、高性能光学及声学设备的应用,鱼类行为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现有技术的探鱼器难以查探鱼类的行为,其仅仅可以探知鱼在水中的位置等等,因为水面以下光线较弱,拍摄环境不良,即使是现有的灯,由于其难以形成大面积的背景光,其也难以拍出较为清晰的影像,传统的鱼类研究没有通过交叉设置的光纤,使竖组光纤网与横组光纤网之间形成光源叠合区,无法通过光源叠合区进行复光照射,无法针对性的进行鱼类诱捕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开放环境的集探捕放养功能的鱼类行为研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放环境的集探捕放养功能的鱼类行为研究系统,包括:相对设置在水域内的悬浮探鱼装置和光诱网,
所述悬浮探鱼装置包括密封的玻璃导管、连接在玻璃导管上方的浮板和连接在玻璃导管下方的坠体,所述玻璃导管竖直设置,所述玻璃导管内设置轮车,所述轮车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导轮,每组导轮的轮面均紧贴所述玻璃导管内壁,所述轮车上设置探鱼器;
所述玻璃导管内壁设置有沿所述玻璃导管轴线延伸的两条海绵条,每组导轮对应的紧贴在一条海绵条上;
所述光诱网包括网体以及分布在网体上的若干根光纤,若干根光纤分为横组光纤与竖组光纤,横组光纤内的若干根光纤平行间隔分布,竖组光纤内的若干根光纤平行间隔分布;横组光纤的一端均汇集在一起形成第一束端,所述第一束端设置有第一光源,竖组光纤的一端汇集在一起形成第二束端,第二束端设置有第二光源。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颜色或/和亮度能够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竖组光纤内的任一光纤与横组内的任一光纤形成交叉点,所述交叉点为光源叠合区,所述光源叠合区内的光源能够是复光照射光源。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均为LED灯。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竖组光纤表面或/和所述横组光纤表面设置有密集的凹点。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竖组光纤外表面与所述横组光纤外表面均涂覆有一层护膜。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浮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浮板相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9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势切换屏幕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铝合金太阳能支架的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