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灭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78054.1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姚纪彭;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微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李余江 |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装置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断路器灭弧装置,其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安装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避让槽,安装壳体内设置有触发机构、用于对电弧进行冷却灭弧的冷却机构,所述的安装壳体内设置有分合组件,导杆一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内,导杆一安装于安装壳体的顶壁,导杆一设置有两个并且呈平行布置,导杆一分置于避让槽的两侧,当电路出现故障短路时,流经电磁铁的电流较大,电磁铁吸引衔铁,从而吸引分合闸手柄沿着导杆一的导向方向向靠近电磁铁的方向移动,接着触头一、触头二分离,触头一、触头二之间形成电弧,冷却机构工作能够对触头一、触头二之间形成电弧进行灭弧,从而对电路进行断路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装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电流通过某些绝缘介质(例如空气)所产生的瞬间火花。电弧是一种自持气体导电,其大多数载流子为一次电子发射所产生的电子,触头金属表面因一次电子发射导致电子逸出,间隙中气体原子或分子会因电离而产生电子和离子。另外,电子或离子轰击发射表面又会引起二次电子发射。当间隙中离子浓度足够大时,间隙被电击穿而发生电弧,电弧延长了电路的分段时间,烧损触电及触电附近的绝缘材料,严重时造成人员触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断路器灭弧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断路器灭弧装置,其包括:
安装壳体,安装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安装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避让槽,安装壳体内设置有触发机构、用于对电弧进行冷却灭弧的冷却机构,所述的安装壳体内设置有分合组件,分合组件穿出避让槽,所述的触发机构包括电磁铁、触头二,所述的分合组件包括导杆一、分合闸手柄,导杆一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内,导杆一安装于安装壳体的顶壁,导杆一设置有两个并且呈平行布置,导杆一分置于避让槽的两侧,导杆一平行于安装壳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的分合闸手柄套设于两导杆一上,分合闸手柄的上端部穿过避让槽至安装壳体外,所述的电磁铁设置于分合闸手柄的一侧,电磁铁、分合闸手柄通过火线连接,所述的分合闸手柄的一板面上设置有衔铁,衔铁与电磁铁相对布置,分合闸手柄的另一板面上设置有触头一,触头二设置于触头一的一侧并且与触头一接触,触头二与火线相连,所述的冷却机构与分合闸手柄的下端部相连。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冷却机构包括导杆二、齿条、转轴、齿轮、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扇叶,所述的导杆二水平设置于安装壳体内,导杆二的一端与安装壳体长度方向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安装壳体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导杆二设置有两个且呈平行布置,所述的齿条套设于导杆二上,齿条呈水平布置,分合闸手柄的底部与齿条的上端面相连,安装壳体内且处于其底部设置有安装块,转轴水平穿过安装块,转轴与导杆二垂直,齿轮同轴固定套设于转轴的一端,主动带轮同轴固定套设于转轴的另一端,齿轮与齿条啮合,安装壳体内且处于其顶壁处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活动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呈水平布置并且与转轴平行,所述的从动带轮同轴固定套设于连接轴的一端,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扇叶均匀环绕于连接轴的另一端,扇叶靠近触头一、触头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壳体内设置有过载保护机构,过载保护机构包括连接板、过载膨胀片、导杆三、限位块、弹簧二,所述的安装壳体内竖直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靠近分合闸手柄,连接板平行设置于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板处于连接板与分合闸手柄之间,所述的过载膨胀片设置于安装板与连接板之间,过载膨胀片与安装板、连接板接触,所述的导杆三水平连接于连接板上,导杆三的一端穿过连接板的板面、另一端与限位块相连,弹簧二套设于导杆三上,弹簧二的一端与限位块相抵、另一端与连接板相抵,所述的限位块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分合闸手柄的侧壁处设置有凸块,凸块匹配置于限位块的限位槽内,所述的导杆一上套设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一端与分合闸手柄抵触、另一端与导杆一的端部连接,弹簧一远离电磁铁,弹簧一呈压缩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限位槽为弧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微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微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8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